12月11日,市場研究機構BCI公布了中國市場智能手機11月(第44周-第48周)的新機激活量。數據顯示,當月該市場共激活2871萬臺,同比增長12.7%。其中,蘋果以21.1%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小米占比18.3%位列第二,同比增長44.1%;榮耀和華為以微弱的數量差分別為第三和第四,但華為同比大增75.6%。
隨著這份數據析出的還有4000元以上機型的市場表現。BCI方面表示,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前三名品牌總市占率超過90%,其中,蘋果以50.8%保持第一,華為22.3%排名第二,小米14.4%名列第三位。
需要指出的是,三者市占率的同比變化分別是-21.2%、8.8%和11.8%,這意味著國產高端手機正在從蘋果手中奪回更多國內用戶。
在整個11月,三個品牌具體對壘的機型分別是iPhone 15系列、HUAWEI Mate 60系列以及Xiaomi 14系列。華為Mate 60系列的增速可能還受制于產能,但小米正在全速爭取更多市場份額。根據上述數據測算,小米在11月售出4000元以上手機171.3萬臺,華為售出265.3萬臺,三者之中小米的同比增量最為明顯。
目前,中國高端手機市場呈現出頭部效應顯著、“蘋果、小米、華為”三強格局成形的特征,小米與華為在高端市場的快速崛起,正在擠壓蘋果的份額占比,預計這一趨勢還將持續。
今年8月底以來,華為mate60系列、小米14系列等國產手機手機發布以來,市場持續火爆,缺貨已經成了高頻詞。
即便是“未發先售”,華為新機在國內的熱度也不減反增。華為已開售的包括Mate 60 Pro、Mate 60、Mate 60 Pro+和Mate X5,在線下多處門店,前來體驗和預約提機的消費者絡繹不絕。據了解,全國各地華為線下門店亦出現了“一機難求”的局面。
在華為缺席5G的三年中,其手機業務遭遇重挫,市場份額也被機構歸入"其他品牌"之列。如今,伴隨著華為旗艦"重返5G網速",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或將迎來新變局。TechInsights預計,華為智能手機整體今年出貨量預計將達到3500萬部,同比增長36%,到2023年底,Mate 60 Pro在中國的出貨量預計將超過100萬部。
而雷軍11 月 7 日在微博與網友互動時說,小米 14 系列銷量已超過 100 萬支,嚴重缺貨,正在催單。小米之家門市店員當日也透露:“目前已經是第三批補貨了,小米 14Pro 機型全線缺貨。”
據京東平臺的數據顯示,小米 14 首銷量超過 iPhone15 Pro,打破京東最近一年的單品銷售紀錄。京東的雙 11新品熱度榜中,小米 14 手機名列第一。這也直接印證了小米 14 系列的火爆。
東海證券認為,小米 14 熱銷,是綜合產品力和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回暖的結果,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在歷經連續十個季度下滑后,有望在本季迎來消費需求拐點、換機周期拐點、產品體驗革新三大因素驅動,逐漸步入復甦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