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4新機中,定價最高的是14Pro鈦金屬版本。
11月5日晚間,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發文透露,鈦金屬成本高、加工難,加單比較緩慢,“我們正在拼命催單!”
這款手機基于小米14Pro打造,使用鈦金屬中框,其余配置與原版一致。據介紹,小米這次采用了99%純度的鈦和高強鋁合金材料精密復合,并且做了抗指紋涂層,整機顏色是鈦金屬原色風格,背板玻璃也保持了相同配色。
目前小米14Pro鈦金屬僅16GB+1TB一個版本,售價6499元。截至發稿,淘寶、京東平臺上,這款手機處于缺貨狀態。
當下,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十分“內卷”,頭部廠商均希望借鈦金屬提高產品的溢價能力。小米之外,蘋果、華為、榮耀等多款手機均已導入該材料。蘋果從Ultra系列手表開始標配鈦合金表殼,其最新發布的iPhone15,其中Pro版本采用全新鈦金屬機身,成為蘋果首款采用航空級鈦金屬的手機;華為在2022年發布的折疊屏手機MateXs2結構件中采用鈦合金材料,并在Watch4Pro中使用了鈦合金邊框;榮耀于10月12日發布輕薄大內折旗艦手機榮耀MagicVs2,采用魯班鈦金鉸鏈等創新材料。
另據爆料,三星將會在GalaxyS24Ultra上采用鈦合金中框,有知情人士制作了其外觀渲染圖,中框部分與iPhone15Pro的原色鈦配色類似。
鈦金屬有何魅力?
據了解,其被譽為全球最硬的金屬,外觀與鋼相似,卻比鋼質量輕45%,儲量更是銅、鎳、鉛和鋅總量的16倍。
但100%的純鈦強度和硬度比較低,鈦合金在機械性能方面要比純鈦更優秀,上述手機廠商使用的鈦金屬均是鈦合金材料,即由鈦、鋁、鐵、硅、鎂、鋯等元素組成,各元素成分、比例的不同會影響鈦合金的力學性能。
總體來說,鈦合金兼具高強度和輕量化的優勢成為推廣的重要原因,其可以讓消費電子產品更加輕盈,消費者體驗感也會更加舒適。
華創證券范益民表示,隨著鈦合金在3C產品中的應用從高端機型向中低端機型拓展,越來越多的3C廠商有望采用鈦合金,市場空間有望持續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生產商來說,配合鈦合金的3D打印技術可以使得產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中信證券紀敏表示,在主要消費電子廠商紛紛布局鈦合金材料的同時,3D打印與鈦合金的結合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鈦合金3D打印基于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以及后處理環節優化帶動良品率提升的降本增效路徑明確,在消費電子的市場空間有望超百億元,或成為未來3D打印的重點發展方向。
從投資機會上看,綜合機構觀點,以下幾個方向值得關注:
1)鈦材供應商:無論是3D打印需要的鈦合金粉末還是CNC工藝所需的鈦合金棒材等,都來自于上游鈦材加工,相關廠商將持續受益下游需求釋放紅利;
2)加工環節關注3D打印設備廠商與CNC工藝潛在受益者,鑒于目前3D打印設備核心零部件仍主要裝配進口產品,規模化國產尚需時日,因此整機設備供應商是主要受益者。CNC端由于鈦合金材料加工難度更高,應關注高端數控刀具需求釋放;
3)后處理環節廠商:鈦合金結構件在3D打印或CNC工藝制成之后均需經過后處理環節,包括熱處理、打磨、拋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