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消息,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道,全球第三大筆記本電腦代工大廠緯創發布公告,宣布旗下位于中國大陸的泰州廠因連年虧損,將于4月26日停工停產。
緯創泰州廠宣布“結束營業”
緯創表示,為應對整體經貿局勢的改變及客戶需求變化,緯創近年來逐步調整全球產能布局,泰州廠因未達經濟規模、連年虧損,經子公司董事會決議通過“結束營業”。
緯創在4月18日向泰州廠員工發出的公告中也表示,因目前大環境下經濟形勢嚴峻及產業局勢巨變,現有生產經營模式面臨強大改變壓力,發生嚴重困難挑戰。泰州廠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約受到客觀經濟情況的影響,已不具備繼續履行的條件。
公告顯示,緯創泰州廠將自4月26日起正式停工停產,擬于5月26日與所有員工解除勞動合約,并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至于員工安置方面,公告指出,緯創泰州廠自今年4月3日起,優先以尊重員工意愿的方式,協助員工轉至相關企業其他崗位任職,若員工本人無意愿轉調或無適合崗位,則以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約,降低對員工的影響。
緯創強調,已與泰州當地主管機關及相關單位積極合作,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將會盡力對子公司員工做最好的安置處理。未來將以鄰近的昆山廠支應產能。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緯創泰州廠是關廠而非賣廠,主要原因是蘋果手機此前開始由LCD轉向OLED屏幕。
緯創是iPhone LCD面板供應商JDI(Japan Display Inc)的面板模組LCM(液晶顯示模組)代工商,也是蘋果的iPhone組裝廠。LCM生產基地位于泰州,手機廠位于昆山。
2018年起高端iPhone機型陸續采用OLED屏幕,供應商也不斷改變,三星、LG、京東方紛紛成為iPhone屏幕供應商,供應LCD面板的JDI供貨量開始下滑,JDI下單給緯創泰州廠業務萎縮。
此外,2020年JDI正式將日本白山工廠賣給夏普集團,夏普LCM業務是在自己廠內組裝,市調機構也因此估夏普將超越JDI成為iPhone最大LCD面板供應商,對緯創泰州關廠也埋下隱患。
根據緯創2022年財報顯示,緯創泰州廠累計投資49.29億元新臺幣,僅次于中山廠,是緯創在中國大陸第二大投資項目。但迄今泰州廠凈值也已經負55.55億元新臺幣,因此董事會決定關廠。
數據顯示,2021年緯創泰州廠參保員工人數為1475人。這也意味著此次泰州廠“結束營業”或將導致上千人面臨解約。
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人社局一位工作人員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已派工作組入駐該公司,現場辦公,處理該公司裁員相關工作。”
資料顯示,緯創于2009年7月在中國江蘇省泰州市投資近10億美元成立了泰州廠——緯創資通(泰州)有限公司,廠區占地面積770余畝,生活區占地面積660余畝,總占地面積1400余畝,主要生產導光板、背光板、觸控面板及模組、液晶面板及模組等光電產品(也是筆記本電腦零部件)以及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客戶主要為京東方、夏普、DELL、HP、SONY、ACER、聯想等知名企業。
據了解,緯創泰州廠成立14年以來,高峰時員工人數曾超過萬人。2020年,該公司全年共完成工業產值14.5億元,同比增長76.54%。但是,受2022年全球PC市場的大幅下滑,以及歐美客戶推動供應鏈外遷等因素的影響,緯創泰州廠的業務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緯創集團公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集團全年筆記本電腦出貨達2120萬臺,同比下滑了17.19%。
緯創持續收縮大陸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緯創大客戶蘋果持續推動下,緯創在持續降低在中國大陸的產能,同時也在不斷擴大在印度的產能。
早在2020年7月,緯創就將其旗下的江蘇緯創和昆山緯新的100%股權以33億元出售給了立訊精密。其中昆山緯新是緯創在中國大陸唯一的一個iPhone生產基地。
當時,就有外媒報道稱,包括緯創、鴻海、和碩等在內的多家蘋果供應商被施壓,要求它們將15%至30%的生產業務搬出中國大陸。
在蘋果推動下,緯創近年來不斷擴大在印度的產能。資料顯示,緯創在印度的工廠主要位于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的班加羅爾市區及郊區的納拉薩普拉(Narasapura),主要為蘋果代工廉價版的iPhone SE。其中,納拉薩普拉廠區是緯創新建的廠區,占地220萬平方英尺,有八條iPhone產線與1萬名員工,包括數千名工程師。
近期有傳聞稱,印度大型財團塔塔集團(Tata Group)正和緯創展開合作協商,計劃在印度設立一家從事電子產品生產的合資公司,目標將緯創在印度的iPhone 產量提升至目前的5倍。而一旦上述協商達成協議,塔塔將成為第一家生產iPhone 的印度企業。也有傳聞稱,塔塔集團將以超6億美元收購緯創印度iPhone組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