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手機正處于爆發的前夜。
2021年年底,國產品牌的折疊屏手機扎堆發布;就在剛過去不久的MWC 2022上,TCL、OPPO、榮耀等手機參展商也紛紛展示了自家的折疊屏手機或概念產品。vivo也將于近期發布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
根據屏幕供應鏈咨詢公司DSCC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了260萬件,達到歷史新高。另據國IDC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達到710萬臺,比2020年的190萬臺出貨量增加了264.3%。
盡管業界看好折疊屏的未來,但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
新消費日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線下品牌門店的折疊屏手機的確熱銷。上市時間較長的折疊屏手機基本無需預約可門店自取。但諸如OPPO Find和榮耀Magic V這些剛上市的產品,短時間內仍然存在缺貨的問題。
“折疊屏上市以來的需求非常旺盛,我們現在在線上是全款預售,基本上還要等21天到一個月”。日前,榮耀CEO趙明在接受新消費日報采訪時表示,雖然今年供應鏈面臨的黑天鵝的事情也比較多,還會再緊張一段時間,但榮耀與供應商還是會盡全力提升供應。
而記者從手機廠商、供應鏈處得到的信息顯示,目前折疊屏的相關技術正日漸成熟,單位零部件的成本也在一步步降低,軟硬件適配將是折疊屏手機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折疊屏熱度上升,新品仍“一機難求”
通過走訪,記者發現上市時間較長的折疊屏手機已基本無需預約,當場就可以提貨,甚至可以“團購”多臺,且部分機型還有折扣。
“年前有幾十臺賣出去了,供應上沒有問題,線上線下隨便買,”西單大悅城華為專柜的售貨員告訴記者,“如果你批量購買我們的P50 Pocket,我們可以給你打折。”
華為P50 Pocket
另一個沒有供貨問題的品牌是三星。“我們上個月賣出了20多臺W22,fold也賣出了10多臺,”三星專柜的售貨員告訴記者,“新機器在上市的時候,比較缺貨。不過現在備貨都很充足,我們在庫的機器就有5臺。如果你要拿更多的手機,需要提前幾天告訴我,我們給你調貨。”
三星Galaxy W22 5G
只有一些剛發布的折疊屏手機,很難直接從線下門店購買到。盡管OPPO Find N已經發布了超過3個月了,但根據OPPO品牌專賣店店員的說法,這款產品一直處于缺貨狀態。
“從去年12月(產品剛發售的時間)直到現在,我們一共賣出了200多臺產品。每次補貨都會賣光,”OPPO手機的售貨員表示,“現在店里只剩下幾臺黑色頂配版的Find N,之前一直都是處于缺貨狀態。”
另一款1月份發布的榮耀Magic V同樣如此,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單門店已經停止預約。
“排在前面購買的顧客還有80多位,”榮耀店面的銷售員們對記者表示沒有現貨,“這是比較正常的情況。很難說這不是品牌在炒(折疊屏手機)的熱度,但預計一兩個月之后,Magic V就不需要預約,隨時購買了。”
榮耀Magic V
綜合來看,比較緊俏的折疊屏手機,如OPPO Find和榮耀Magic V,除了上市時間較短之外,往往價格都比較低,相較于華為和三星的折疊屏手機,性價比較高。
顯然,2022年的折疊屏手機已經不再是“高嶺之花”,價格上甚至已經下探到了部分高端手機定價了。目前來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廠商和供應鏈企業技術的日漸成熟和單位零部件的成本降低。
柔性屏幕:折疊屏的“門面”
隨著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不斷增加,手機廠商出于自身品牌和銷量的需求,與嗅到了機遇的供應鏈企業,一同促成了柔性AMOLED產業鏈的成長。
三星是業內最大的AMOLED屏幕供應商,市面上大多數折疊屏手機上都應用了三星提供的AMOLED柔性屏。
這其中既包括OPPO Find N系列、三星的兩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Z Fold系列和Galaxy Z Flip系列,以及小米的MIX FOLD。其中,最新款的Galaxy Z Fold3 5G和Galaxy Z Flip3 5G都采用的是三星最新一代的AMOLED柔性屏,具備120Hz動態刷新率的特性。
目前國內布局柔性AMOLED的企業主要為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柔宇科技、TCL科技旗下華星光電。這其中,柔宇科技和京東方都已經有量產手機出貨了。
其中京東方是作為華為Mate Xs、Mate X柔性折疊屏手機的獨家供應商。目前京東方擁有三條第六代柔性AMOLED產線,分別在綿陽、成都和重慶,2020年柔性AMOLED產品出貨實現突破,全年出貨量同比增長超100%,市占率位居全球前二。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京東方柔性AMOLED整體出貨量持續增加,2021年前三季度出貨約4000萬片,同比繼續保持大幅增長,進入三季度后狀況持續保持良好。
此外,維信諾方面也公開披露,公司在昆山5.5代生產線、固安6代柔性屏幕生產線的良率、稼動率進一步提升,產品持續交付一線品牌客戶;并且在參股的合肥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廣州增城柔性模組線均已實現對品牌客戶的量產交付,產能穩步爬升。
液態金屬材料有望成為鉸鏈未來選擇
鉸鏈是實現可折疊手機的關鍵功能性零部件,且結構復雜。而應用于折疊屏智能手機上的鉸鏈不僅需具備至少10萬次以上的開合壽命,同時還需具備重量輕、尺寸小和穩定性強等特點。其制造過程涵蓋了多種精密結構件的加工和裝配,從華為和三星的專利中可以看出,鉸鏈由上百種精密元器件組成。
據OPPO Find N產品的產品負責人向新消費日報透露,OPPO Find N這款產品經歷了4年時間,迭代了6代產品,申請了840個專利,授權發明專利230余件。“光鉸鏈就擁有125項專利。”
當前,無論是三星、華為,或者是OPPO,都選擇了技術自研這條路,光鉸鏈部分的研發至少兩年起步。
“我們的產品不僅從耐用性和堅固性上進行了考慮,還從材質方面進行了考慮,”三星方面的產品負責人告訴記者,機身上的金屬件采用了自研的“裝甲鋁”材質,在保證耐用性的同時,還減輕機身重量。
此前三星發布的Galaxy Z系列折疊屏手機,在實現鉸鏈折疊的同時,還做到了IPX68級別的防水。這不僅有賴于機械結構的設計,還需要引入新型的防水材料。
基于這些要求,液態金屬材料有望成為最好的選擇。液態金屬兼具固態、金屬、玻璃的綜合特性,具有高硬度、抗腐蝕和高耐磨的特點,抗彎強度、抗拉強度、彈性形變等均優于常用材料。而在生產工藝方面,材料適應范圍廣,自動化程度高,并且能以較低成本實現復雜零件的大批量生產金屬注射成型(MIM)技術,是目前最理想的技術。
UTG蓋板:折疊屏手機耐磨柔韌的關鍵
折疊屏手機的屏幕蓋板材質,是關乎折疊屏手機體驗的另一大因素。
此前首代折疊屏Galaxy Fold和華為的Mate X都采用的是CPI(Colorless Polyimide,無色聚酰亞胺),本質上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塑料。相較于玻璃蓋板,它更輕薄且易折疊。更為重要的是,CPI的可以大規模量產。
不過,CPI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它的硬度和耐久度并不理想。這也就是為什么首代Galaxy Fold和Mate X在使用過一段時間之后,屏幕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劃痕、發黃甚至是斷裂的現象。
直到三星的第二代折疊屏手機Galaxy Z Flip的出現。這款產品在屏幕的蓋板上選擇了UTG(Ultra Thin Glass,超薄玻璃)。這一材質兼具玻璃的硬度,以及擁有一定的韌性。
之后三星的兩款折疊屏手機Galaxy Z Fold3 5G、Galaxy Z Flip3 5G,以及最新發布的OPPO Find N都采用了肖特玻璃供應的UTG。事實上,除了肖特之外,另一家玻璃供應商巨頭康寧也在與三星攜手共同建立了UTG供應鏈。
目前具備UTG玻璃原片提供能力的企業除了肖特玻璃和康寧之外,國內供應鏈上唯一擁有此項技術的是凱盛科技。凱盛科技于2020年實現了國內唯一國產化“原片配方開發、原片生產、UTG減薄、UTG成型、柔性貼合”全套超薄柔性玻璃生產工藝技術。
這其中與華為對于國內供應鏈企業的傾斜不無關系。早在2018年下半年,凱盛科技就已經進入到了華為手機供應鏈之中,并于2021年與被披露與共同申請的一種柔性玻璃加工技術專利。
2021年7月,凱盛科技的一期項目工程已經建成投產,并具備供貨能力,UTG二期項目也正在投資建設之中。
UTG產業鏈的進入壁壘主要體現在原片技術的開發,重資本投入。除凱盛科技外,和美光學總投資12億元在江西省建設UTG超薄電子柔性玻璃生產項目。江蘇蘇釧科技聯合韓國蘇特森株式會社,投資60億元建設年產5000萬片柔性折疊屏玻璃基板項目。
軟硬件適配是下一個挑戰
在2022世界移動大會上,榮耀CEO趙明曾拋出“2022年折疊屏手機市場可以增長10倍”的觀點。在他看來,折疊屏手機與普通手機一樣都會成為智能手機的主流。
但除了供應鏈的技術成熟,目前折疊屏還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軟硬件的適配性。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已經發布了針對折疊屏手機優化版的Android 12L,預計將會在今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系統底層方面的適配已經不是問題了,剩下的就是如何讓更多第三方加入到對單獨機型的適配了。
“適配的問題的確是一個非常挑戰的事情,工作量是普通旗艦機工作量的4至6倍。”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表示,“頭部的應用適配要一家一家去談,自己的系統應用也要單獨做設計,一些創新的用戶體驗需要重新開發,工作量非常大,挑戰比硬件還大。”
必須指出的是,當下的折疊屏手機市場仍然是三星的“天下”。根據DSSC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三星占據了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93%的市場份額,其次為華為,占有6%市場份額。而蘋果公司這樣的巨頭對待折疊屏的態度還尚未明確。
但在“折疊屏”概念產品爆發的前夜,由于折疊屏核心零部件的產業鏈已經日趨成熟,各大手機品牌都只待供應鏈上的企業開足馬力,進而實現產能爬坡。根據OLED Industry統計,中國已建和在建的6代產線共有12條,全部滿產后總產能將超過50萬片/月。
“折疊屏手機已經走過了‘概念噱頭’時代,接下來是實實在在的功能比拼。”榮耀中國區CMO姜海榮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