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報道稱,華銳光電相關負責人王子寅表示,目前公司產能為每月約3萬張大板,下一步計劃是盡快將工廠的設計產能提高到每月5萬張大板。
其舉個例子稱,“我們每天生產約1666張大板,3天生產的屏幕拼接起來相當于1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可切割60萬片5.5英寸的手機屏。在產品的研發和設計方面,我們將會不斷推出消費電子產品,例如,穿戴手表、智能手機、車載顯示、工業顯示、醫療顯示等,提高我們產品顯示的色彩和產品刷新率,最終達到行業內標桿水準。”
據了解,華銳光電是2017年作為河南省招商引資重點項目落地港區的,公司引進了韓國LG第5代TFT-LCD液晶面板生產線。在此之前,該省憑借富士康等大型集團及其供應鏈體系的進駐取得了電子信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但芯片、面板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還是空白,可以說,華銳光電的落地投產,填補了河南在新型顯示產業領域的空白,徹底改變了河南“缺芯少屏”的局面。
華銳光電項目自2019年2月開工,歷時208天實現主廠房封頂;2020年開始生產線設備的運輸、安裝和調試,歷時2個多月完成STK(智能倉儲)設備、工藝設備搬入;2020年12月31日,項目順利點亮,從主設備搬入到產品點亮僅用時120余天,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光電速度,港區速度”。
截至2021年8月,公司已開發10余支液晶面板產品,其中,應用于功能機的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液晶面板已在2021年一季度量產,應用于智能機、平板、筆電、工控等產品的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換技術)產品和in-Cell(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產品也于近期陸續量產。
王子寅表示,未來三到五年,華銳光電會一步一步踏實地走,同時眼睛也往更遠的地方去展望。最近兩年,公司核心工作是完成整個設備復線和產能良率提升,使基本面達到行業平均水平,逐步增大在工控、醫療、車載顯示領域的產品占比,提升至30%-40%,這類產品毛利率更高,終端應用更為廣泛,如果能順利進入這一領域,華銳光電的產品結構將更為合理,利潤率會更高,發展步伐也會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