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市場需求降溫,以及上游零部件短缺逐年緩解,面板廠商產能增加,LCD面板供需格局開始反轉,產品價格急劇下降,如今仍處于大幅度下跌階段,但轉機已現。
據集邦旗下Witsview統計的12月下旬面板報價,小尺寸跌幅較大尺寸再收斂:32、43吋小尺寸電視面板單月價格僅下跌1美元,跌幅各收斂至2.38%、1.32%,中大尺寸面板單月則仍跌逾10美元。
近期已有不少產業界人士對面板行業進行了樂觀展望。
面板大廠友達董事長彭雙浪15日表示,目前來看降價幅度明顯收斂許多,加上今年底購物旺季狀況不錯,若庫存消化到健康水平,電視面板價格有機會再起來,目前面板產業已回到比較健康的狀態,友達稼動率維持滿產滿銷。
同行群創的總經理楊柱祥此前指出,物流與疫情影響正逐步淡化,12月將與客戶至少再開三場加單會議,凸顯面板剛性需求仍強,預料面板價格將在下個季度跌至谷底,明年第二季隨著新品逐步放量,電視、消費性IT面板價格可望同步升溫,對明年景氣審慎樂觀。
另一方面,Mini LED、OLED等新型終端應用持續推進。
Mini LED原本僅為LCD向OLED方向發展的過渡方案,但伴隨今年各大廠商的產品應用,Mini LED背光應用領域快速推進,且OLED大屏應用仍需要6-8年較長時間,Mini LED在顯示面板領域重要性不斷增強,產品正處于放量初期。
OLED方面,主流手機廠商紛紛發布萬元以下的折疊屏手機,OPPO的Find N、三星的Galaxy Z Flip 3、小米的Mix Fold都搭載了OLED屏幕,根據Omdia的數據預測,2019年折疊屏智能手機OLED顯示屏出貨量為80萬臺,預計2024年出貨量將達到4000萬臺,折疊手機出貨量增加有望進一步拉動OLED屏幕的需求。
這一背景下,國內龍頭大廠在鞏固LCD市占率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技術拓新和品牌建設。就在今日,京東方發布中國半導體顯示領域首個技術品牌,京東方科技集團總裁劉曉東介紹,f-OLED屏幕為水滴型可折疊顯示屏,屏幕折痕為行業最淺,通過自主研發的鉸鏈和結構設計可實現360度折疊;α-MLED屏幕采用玻璃基背板,相關產品已經順利實現量產交付。
11月16日,TCL華星推出了全球首款65英寸的8K噴墨打印OLED(IJPOLED)屏幕,還有消息稱TCL計劃推出折疊屏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