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ad Pro采用Mini LED尚未形成氣候,車載Mini LED可能會異軍突起。
7月14日晚間,隆利科技發布公告稱,經審查,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于本公司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也不存在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此前三個交易日內,股價上漲了40.6%,而截至到7月20日收盤,隆利科技在過去十個交易日內的股價已接近上漲一倍。
公開信息顯示,隆利科技主要從事背光顯示模組研發、生產和銷售,客戶主要為京東方、TCL科技、深天馬、帝晶光電等液晶顯示模組企業。
7月16日,隆利科技在投資者互動調研中表示,目前隆利科技已經實現Mini LED背光技術在車載新是領域的研發突破,并已實現部分小批量交付。
整體面板行業被市場打壓的背景下,隆利科技如此兇猛的漲勢異常顯眼。須知,該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不過,資本市場的敏銳嗅覺,已經在車載顯示市場中察覺到了機會。
Mini LED車載新機
2019年,TCL發布了全球第一款Mini LED電視,率先完成了對Mini LED技術的探索。
Mini LED仍可看作是LCD的一種,不過,Mini LED從背光模組上下手,將發光晶粒相鄰燈珠點間的尺寸做小,其間距通常在100微米至200微米之間,這種被像素分割的背光使得Mini LED可以實現類似OLED自發光得效果。
先發優勢讓TCL在Mini LED領域中取得了領先。2020年,TCL Mini LED電視全球占有率超過90%,但Mini LED技術的應用場景依然局限在TV領域,且只能算是個小眾市場。
直到電子消費品巨頭蘋果的入局才讓Mini LED這項技術正式“出圈”。
今年4月,蘋果發布的新款iPad Pro 12.9英寸版本成為全球首款搭載Mini LED背光面板的平板電腦。隨后,產業鏈證實,蘋果將在今年的新款Macbook Pro系列筆記本電腦上搭載Mini LED屏幕。
這一系列動作迅速引燃了IT行業,包括三星、華為在內的多家廠商都傳出將要推出Mini LED平板電腦的消息。
但目前為止,除蘋果外,尚無一家明確表示將在IT產品線中導入Mini LED技術。
一方面,作為一個新興產業,Mini LED面板的產能還無法得到充分保障。
此前曾經有消息稱,蘋果正在尋找中國臺灣廠商之外的供應商,以協助Mini LED面板的生產,而目前的需求遠超過該供應商的供貨能力。
另一方面,Mini LED技術雖然在顯示效果上極為優秀,但與OLED面板相比,由于背光模組的存在,其厚度也有所提高,對于終端廠商而言,為確保移動IT產品的便攜性,其厚度的調節往往是以0.1mm級別來計算的,加之較為昂貴的價格,讓大多電子消費品廠商慎之又慎。
不過,人們很快發現,由蘋果帶來“Mini LED元年”,卻無意間引燃了車載顯示市場。
400億美元的行業新藍海
自動駕駛技術近年來的蓬勃發展,讓中控顯示屏成為車輛的核心交互點,駕駛員幾乎可以通過一塊顯示屏完成除車輛行進外的一切操作。然而,如此重要的系統卻始終處于較為尷尬的境地。
從消費端來看,據omdia統計,2020年全球車用顯示屏的出貨量達到1.27億片,這一數字在今年有望躍升至1.48億片,其中TFT-LCD面板占絕絕大部分。
LCD面板的缺點很明顯,由于對比度較低,即使LCD關閉所有畫面進行全黑顯示,其背光源所泄露的光線在夜間依然要高于車內亮度,在顯示屏大范圍取代傳統儀表盤的今天,LCD面板很容易造成駕駛員的視覺疲勞。
相比之下,OLED面板可塑性強,能夠迎合環繞式座艙、沉浸式座艙等前衛理念,自發光的特性也能夠減少顯示屏所產生的光線影響,但OLED面板在低溫、高溫環境下的可靠性一直被人所詬病。Mini LED技術幾乎能夠完美解決上述問題,可靠性強、定制化程度高、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同時高對比度也杜絕了光線對駕駛員的干擾,更為重要的是,困擾IT產品的厚度問題對于車載顯示而言,完全算不上問題。
根據市調機構MRFR的統計數據,預計未來到2027年,車載顯示屏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至397億美元,2021-2027復合增長率達到13%。而LCD面板和OLED面板的先天缺陷也讓這一增量市場具有極強的可替代性。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搭載Mini LED面板的車載顯示屏將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Mini LED產業化能加速嗎
Mini LED賽道上的玩家們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但如果以地區來劃分,那么中國大陸的相關企業可能已經占據半個身位的優勢。
上文提到,Mini LED技術在本質上可以看作是LCD技術的升級版,依托于國內成熟的LCD產業鏈,Mini LED產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其成果轉化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時候。
以隆利科技為例,其對于Mini LED技術研發始于2016年,在短短兩年之內,隆利科技就完成了試驗產線的投入并順利運行,目前旗下已擁有17條Mini LED背光模組產線,其中車載類生產線10條,年產能達到96.72萬件。
實際上,受蘋果發布相關產品、車載mini LED批量出貨等利好因素,Mini LED產業自今年Q2季度開始已經迎來了全線爆發。包括聚飛光電、聯創光電、三安光電、艾森比在內的多家LED公司近日屢次進入漲停板,專注于LED芯片設計的明微科技甚至創下了70個交易日內股價暴漲400%的佳績。國盛證券指出,Mini LED市場空間正在快速打開,根據測算,僅芯片環節,mini LED背光帶來的市場估值就將超過百億人民幣,目前mini LED產業鏈整體估值較低,在順周期、景氣上行的背景下,產業鏈有望持續收益于LED行業轉暖及mini LED放量。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Mini LED產業的發展邏輯與以往存在著較大的不同,過去在LCD時代,顯示行業的各廠商基本都是單打獨斗,在成長至一定規模后,產業鏈內的合作關系才趨于穩定,而Mini LED產業在誕生之初就展露出了很強的上下游合作性。
比如中游顯示模組端的TCL華星,就在2021年先后與利亞德和隆利科技簽署了合作協議,并與雙方共建了聯合實驗室,以加速Mini LED技術商業化的進程。
其背后的原因頗有幾分“跨界融合”的意味,傳統的液晶豪門缺乏LED相關技術的積累,而許多LED上游企業也是從LED顯示屏,甚至是LED照明產業轉型而來,顯然也缺乏背光模組的研發經驗。這些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基本圍繞著LED芯片微縮化、間距縮小、巨量轉移等業界難題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