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華為手機供應鏈而言,華為終端出貨量的劇降,無疑成為“致命”的打擊,尤其是對于業績十分依賴華為的供應商而言更為嚴峻。
在華為出貨量暴跌的同時,榮耀也順勢剝離出去,從而脫離華為,這也使得榮耀出貨量暴跌。不過,在日前榮耀的發布會上,據榮耀趙明表示,榮耀的市占率已經重返9.5%,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意味著此前業績嚴重依賴華為的供應商,它們的春天又將再次到來呢?
榮耀出貨量市占率重返9.5%:相關供應商股價暴漲
6月16日,榮耀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舉辦了榮耀50系列發布會,正式推出了包括榮耀50 SE、榮耀50和榮耀50 Pro在內的三款手機。
發布會上,趙明表示:“過去211天,榮耀一直在努力,經歷了很多,我們有至暗時刻,從來沒有孤獨過。”去年這個時候,榮耀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一度達到16.7%,成為中國前二的品牌。
然而,由于華為事件,導致榮耀在供應遇到極大困難,最低時榮耀的市場份額一度只有3%。他形容今年4月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但黎明終將到來,在剛過去的5月底,榮耀的市場份額已回到9.5%。
早在5月21日,榮耀CEO趙明在“2021高通技術與合作峰會”上表示,榮耀自2020年11月17日獨立以來,高通是第一批快速完成對榮耀的供應認證,并簽署全面供貨協議的廠商,榮耀從6月開始芯片供應將全面恢復。
此前筆者就曾分析,從華為供應鏈端來看,毫無疑問,華為事件的確導致供應商在一段期間內出貨量受到了影響,但受益于企業自身業務的多元化,以及元器件缺貨漲價、疫情明朗市場需求增長等多重因素,對于不少企業而言,華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可以肯定的是,對于部分國內原華為供應商而言,榮耀出貨量的攀升,無疑有利于企業業績的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同時也是一次大洗牌,據業界人士向筆者表示:“作為原華為供應商,能否重新成為榮耀供應商,這并非十分肯定,因為榮耀在此過程中,也會選出和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這也就是說,在榮耀出貨量提升之際,其也在重塑供應鏈體系,這對于供應商而言是危也是機!據筆者了解到,目前為榮耀50系列供應產品的包括國內射頻廠商、CIS芯片廠商、屏幕廠商、連接器廠商、驅動芯片廠商以及代工廠商等等!
據業界人士向筆者表示:“作為榮耀的代工廠,目前該公司為榮耀月度出貨量超過了100萬部。”而該公司此前主要代工的是華為手機,在華為手機出貨量下跌后,其股價也一度暴跌大半年,在榮耀發布會的近幾日,其股價進一步大幅上漲,幾個交易日漲幅一度超過30%!
此外,還有驅動芯片廠商,據業界人士透露,該公司為維信諾提供驅動芯片,而維信諾為榮耀的重要屏幕供應商,這也使得該公司順勢成為榮耀的間接重要供應商,隨著榮耀出貨量的增長,將使得該公司的業績也得到提升,據券商分析師表示,將把該公司的估值目標再次提升30%以上。
而維信諾為此次榮耀50系列主要AMOLED屏幕供應商,供貨比例達到了75%!近兩日,維信諾股價也呈現大幅上漲情況!據筆者統計,還有榮耀配件供應商近兩個交易日連續漲停,另一周邊產品供應商股價直接漲幅達20%;以及射頻廠商近四個交易日股價也暴漲!
從二級市場來看,此前華為手機概念股已經轉變為榮耀概念股!
不過,榮耀供應商的春天來了嗎?目前我們暫時不得而知,但目前榮耀出貨量的提升,對于供應商而言無疑是短暫的春天,至于后期,還需要取決于榮耀出貨量整體的情況!
缺芯下的手機廠商之戰:從品牌和營銷轉移到供應鏈
縱觀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在過去三年內的局勢基本上已經穩定,華為可謂非市場因素導致的變數,這也使得國內其余一線手機品牌看到了“新的”增長點,華為的市場份額主要為蘋果、小米、OPPO和vivo所搶奪,其中蘋果主要搶奪了高端市場份額,小米、OPPO和vivo則主要搶奪了中低端市場份額。
其中最為關注的可謂從華為脫離后的榮耀,對于榮耀而言,在脫離華為后,最為重要的在于兩方面:其一是華為的線下門店營銷;其二則是此前與華為共用的供應鏈體系!
從線下門店端來看,其實,榮耀此前主攻線上互聯網模式,對標的是小米,在線下渠道端,主要依托華為線下門店,在從華為脫離以后,其線下門店無疑受到了一些影響;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參與榮耀重組的資本方,其中包括了國內手機分銷品牌愛施德和天音控股,而這兩者是國內目前最大的手機分銷商。從這方面來看的話,榮耀的線下門店經銷問題可以基本解決。
其次,則是供應鏈體系問題。我們都知道,在過去近一年時間中,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業最為火熱的就是芯片缺貨漲價,這種情況持續至今,至于背后的原因,筆者曾多次分析,一方面,的確有市場因素存在,另一方面,也有炒作的嫌疑。
而從手機產業來看,整體市場的出貨量情況其實并不樂觀,甚至還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而這背后又存在如小米、OPPO、vivo等國內一線手機品牌備貨的問題!
三者的囤貨效應,看似是在吸取華為事件教訓,除了所謂的“剛需”以外,據筆者從供應鏈了解到,在華為供應鏈遭遇狙擊、榮耀剛獨立出去之際,這背后或許還存在“買斷供應鏈產品”的“嫌疑”,換而言之,這是一種供應鏈競爭模式!
實際上,我們從手機相關核心配件來看,其實大部分產品的生命周期相對而言比較長,甚至可以共用很長一段時間,這種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囤貨的風險!簡而言之,一方面的確可以備貨,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圍剿”!
當然,從目前來看,榮耀在供應鏈體系方面似乎已經取得了很好的進展,出貨量的增長是重塑供應鏈體系效果的驗證。不過,榮耀能否在國內手機品牌廝殺如此激烈的情況下,繼續重返和維持此前的市場高度,這點尚且需要市場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