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的不斷集中,促使上游供應商的集中化程度也不斷提高;以手機產業ODM廠商為例,當前ODM產業出貨量主要集中在華勤、聞泰、龍旗等少數幾家頭部企業中。
整體看來,目前智能手機終端品牌廠商逐漸傾于專注在前沿探索型技術研發、產品營銷、品牌升級及售后服務方面,將主流產品的研發、設計或制造委外給專業的ODM廠商,由此可見,ODM廠商對于手機品牌廠商而言地位越發重要。
與此同時,在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增速較緩的情況下,ODM產業龍頭廠商早就開始布局非手機市場,將其在手機市場的成功經驗,不斷橫向復制到平板、筆記本電腦、智能手表、TWS耳機等新市場,且已取得明顯的成效,而在此過程中,也帶動了國產供應鏈的發展,且隨著新市場的快速崛起,還將進一步助力供應鏈國產化。
2020年華勤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62億部:已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
近來,數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發布了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ODM/IDH出貨量報告。據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ODM/IDH總出貨量高達4.8億部,與上年同期的3.95億部相比同比增長22%,占2020年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36%,且預計2021年出貨量將進一步增長到5.6億部。
其中華勤以1.62億部的出貨量位居行業第一,該年度其出貨量同比增長高達101%,其次是聞泰出貨量達1.1億部,同比增長2%,其三為龍旗出貨量0.98億部,同比增長32%,三者合計占市場份額高達77%。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從上述ODM廠商2016-2020年出貨量情況來看,可以明顯看出,華勤在市場的出貨量得到快速提升,2016年其市場占有率為16%,2020年已上升至34%,顯而易見,華勤的增長十分快速且穩健。此外,龍旗市占率也從6%上升到20%。
從華勤來看,其顯著增長主要由大客戶三星、OPPO/realme/Oneplus及小米的增量訂單拉動。華勤2019下半年進入三星供應商體系,并于2020年初開始為三星規模供貨。憑借在研發、產能、出貨效率及整體服務質量方面的領先優勢,華勤成為2020年三星的Top 1 供應商,贏得三星智能手機委外訂單超過50%。
同時,華勤客戶組合多元化,其客戶產品覆蓋中國、印度、東南亞、拉美、北美、歐洲等多個市場,因此華勤抗風險能力較強,新冠疫情對華勤2020年銷量影響有限。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從智能手機終端品牌ODM/IDH出貨量貢獻情況來看,2020年最大貢獻者為小米、OPPO(包括realme、Oneplus)以及三星,三者委外ODM/IDH出貨量分別為1.15億部、1.05億部、0.81億部,合計高達3.01億部,占整個市場份額近63%。
此外,據筆者查詢得知,6月10日,據上海監管局披露,中金公司發布關于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勤技術”)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公示。
中金公司表示,通過輔導,華勤技術已對公司運營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完善和規范。本公司認為,通過前期輔導工作,華勤技術按照《公司法》《證券法》《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已具備輔導驗收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條件,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的實質問題。
國產ODM廠商的質變:助力國產供應鏈崛起
毫無疑問,對于當前ODM廠商而言,其實我們可以發現,ODM前三巨頭華勤、聞泰、龍旗早就在非智能手機市場展開了布局,且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展望國產ODM發展,可以總結為三點:其一,作為技術驅動型企業,其產能產值規模不斷壯大,已經形成平臺化;其二,在技術積累與產能規模基礎上,橫向拓展新市場,均從高端市場做起;其三,對于智能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業而言,ODM廠商對供應鏈的價值不言而喻,在過去的幾年中,ODM廠商助力大量國產供應鏈崛起,而這種趨勢在未來將更為明顯。
1、技術驅動背后 產能規模壯大
首先是技術和產能產值方面,如目前的三巨頭華勤、聞泰和龍旗,無一不是技術驅動型技術。如在硬件方面,華勤設立實驗室并加大力度研發,而在軟件方面,其也同樣如此。對于整機而言,最重要的是系統性設計和開發,華勤通過軟硬結合,為終端廠商提供更具質量的產品。
眾所周知,智能硬件廠商的研發和生產囊括了工業、芯片、人工智能、屏幕顯示、生物識別、軟硬件算法、硬件驅動等眾多領域,將上千個零部件通過精密設計,把硬件和軟件有效的進行搭配,最終優化調試成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終端硬件。
終端品牌將部分產品委外給ODM廠商進行研發和生產,ODM廠商則通過自己強大的硬件研發實力,向終端品牌廠商提供整機設計方案,方案通過后再交由ODM廠商進行生產,終端品牌廠商對ODM公司生產的產品進行整機測試。
在此過程中,涉及的供應鏈零部件種類繁多,且產品迭代速度非常快,這也對ODM廠商在軟硬件和結構設計等方面的技術經驗積累、產品自主研發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產能方面,以華勤為例,其制造中心包括南昌制造中心、東莞第一制造中心、與光弘合資的印度制造中心及與PTSN合資的印尼制造中心。同時,華勤東莞及南昌第二制造中心也在建設中。其對產品生產及交付的把控能力更強,對客戶臨時需求的響應能力也更加靈活有效。
截至目前,華勤、聞泰、龍旗三者的研發實力和產能產值均遠超其他同行,這種優勢在未來將會更加明顯,馬太效應將會加強。
2、新市場立足高端市場 已取得卓越成效
其次則是面向新市場,眾所周知,當前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接近飽和,盡管隨著5G出貨量的提升,市場整體呈增長趨勢,但增速相對而言較為緩慢;在這種情況下,如華勤、聞泰、龍旗均向目標瞄準了平板、筆記本電腦、TWS耳機、智能手表等新市場,將其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復制到新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與手機ODM不同的是,在手機領域,ODM廠商通常是從低端往高端市場做,經過長達十年的技術積累,一線ODM廠商均已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和產能規模,因此在面向新市場之際,這些廠商都是從高端市場做起,與傳統中國臺灣ODM同行形成了競爭優勢上的巨大反差,并且已經取得明顯的成效。
如在筆記本電腦市場,華勤與聞泰早在該市場布局,并且從高端市場做起,2020年華勤出貨量高達800萬臺,與2019年的300萬臺相比大增168%。
據了解,2020年華勤已贏得聯想、華碩、宏碁、小米等一系列客戶訂單,華勤的優勢在于為客戶打造新型筆電產品,如超輕薄商務筆記本、翻轉本、二合一win10混合筆記本等。
據悉,全球筆記本電腦ODM/EMS市場出貨量穩定占據筆電整體市場80%以上。2020年約88%的筆記本電腦是由ODM/EMS廠商生產,約74%的筆記本電腦均通過ODM方式進行生產,隨著國內ODM廠商在筆記本電腦市場的崛起,可以預見,如華勤等ODM廠商出貨量勢必將快速提升。
簡而言之,智能手機ODM廠商在設計、生產體積較小且高集成度的手機產品,以及ARM芯片架構的移動產品方面,積累了豐厚經驗。在筆記本電腦產品形態輕薄化、生態多樣化、海量數據處理及低功耗化的趨勢下,智能手機ODM廠商在產品設計方面預計將更具優勢。
據Counterpoint觀點認為:“由于輕薄筆電產品與智能手機在許多制造材料上存在重合,智能手機ODM廠商在物料采購方面也更具優勢。我們預計,以華勤技術為代表的智能手機ODM廠商在筆電市場的份額將持續增加。”
而在平板電腦市場更是如此,目前全球平板電腦前五大ODM/OEM廠商中,華勤、聞泰、龍旗出貨量均位居前五,且與仁寶、富士康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其中華勤是亞馬遜、聯想的主要合作伙伴,目前,華勤也已經開始為三星提供ODM平板服務,并將在2021年出貨。
再如在智能手表和TWS耳機市場,出貨量前幾大廠商分別是立訊精密、廣達、華勤、和碩、仁寶、龍旗,其中立訊精密主要受益于蘋果訂單,而華勤在vivo等客戶的訂單助力下,2020年出貨量同比大增143%,出貨量超過了1000萬臺。
3、平臺規模效應已成:助力國產供應鏈崛起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當前國內一線ODM龍頭廠商華勤、聞泰、龍旗,在技術驅動和一線優質客戶支持下,早就從單一的手機ODM廠商成功轉型為平臺型企業,并已在新市場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而這背后則是這些廠商技術和產能規模的驗證。
可以預見,隨著華勤、聞泰及龍旗憑借其在移動硬件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定制化產品的專業設計能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將占據更多優勢。
事實上,最不可忽視的是,國產一線ODM龍頭廠商對于國產供應鏈所作出的貢獻。回顧國內智能手機產業發展的十年,在華為手機業務遭遇阻礙之前,全球一線手機品牌中,分別是三星、華為、蘋果、小米、OPPO和vivo,其中國內廠商占據了4家,在國內手機廠商崛起之際,毫無疑問帶動了國內手機產業鏈的崛起。
而對于ODM廠商而言同樣如此,在國產ODM廠商出貨量快速提升之際,如華勤、聞泰、龍旗等也支持了眾多國產供應鏈廠商的發展乃至崛起,如CIS廠商格科微、射頻廠商卓勝微、屏幕廠商京東方和TCL科技等,并且這種支持從最初的外圍零部件擴展到核心零部件!
據了解,對于中小型供應商而言,想要直接成為一線手機品牌供應商的難度不小,在這種情況下,ODM廠商反而更愿意給這些供應商機會,幫助中小型供應商進行產品驗證,甚至指導這些供應商的研發設計,從而幫助中小型供應商實現技術和產能升級,由此可見,ODM龍頭廠商在供應鏈國產化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華勤、聞泰、龍旗等一線ODM廠商產能規模快速擴張以后,也助力了國產供應鏈的崛起,尤其是目前一線ODM廠商將在手機產業的技術和產能優勢復制到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表、TWS耳機等新市場后,還將進一步帶動更多國產供應鏈廠商的快速發展!
整體看來,在一線手機品牌出貨量高度集中的情況下,目前ODM龍頭廠商華勤、聞泰、龍旗在手機市場的優勢更加明顯,在技術驅動和優質客戶的多種優勢下,其將這種成功模式進一步復制到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表等新興市場;而在此過程中,也進一步帶動了國產供應鏈的崛起,并且隨著其在新興市場的快速崛起,這種帶動效應也將會更加明顯,從而推動供應鏈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