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產業鏈上下游垂直整合的大趨勢近幾年已經滲透到越來越多的環節,屬于重要零部件的光學影像行業也順應了這一趨勢。目前光學影像行業中具有一定規模的廠商,基本上都將業務板塊延伸至上下游,尤其在攝像頭模組和光學鏡頭兩個細分領域。
繼業界出現了舜宇光學這個成功案例之后,陸續涌現出數家一線大廠同時發力光學鏡頭和模組業務,其中就包括瑞聲科技、歐菲光、丘鈦科技、聯創光電等企業。
然而在疫情及中美貿易問題的雙重壓力下,這些企業整合的成果是否會在今年受到影響?
捆綁銷售“更香”
在這些企業中,有的從模組向鏡頭業務拓展,亦有企業是從鏡頭向模組擴張,共同的優勢在于,其本身作為基礎的這項業務已經具有相當龐大的體量。以上述幾家企業為例,歐菲光、丘鈦科技均為攝像頭模組行業巨頭,而瑞聲科技和聯創光電則是以光學鏡頭業務見長,同時擁有可觀的產品出貨量和優質的客戶體系。堅實的基礎,無疑是企業進行業務整合時的強力助攻。
行業人士指出,不論是從上到下還是由下至上的整合,大廠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客戶資源。捆綁銷售是業內最常見的推廣方式,也是十分有效的推廣方式。
有模組廠商談到:“如果能在一家不錯的供應商中同時采購到多種合規產品,終端客戶其實是樂見其成的。就蘋果公司為例,它愿意將多條產品線中用到的多種零部件訂單、甚至是組裝訂單都分給立訊精密,國內終端客戶也一樣,這幾家企業原本就是這些客戶的主力供應商,在保證關系穩固的前提下,客戶是很樂意給他們機會的。”
“再加上,由廠商自產自銷的成本比起對外采購來說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如果供應商能以多個零部件采取捆綁銷售的方式推廣,最終給到客戶的價格也會比較有競爭力。”上述模組廠商繼續說到。
從知情人處了解到,目前歐菲光和丘鈦科技都將旗下的鏡頭產品導入到自家的零組件產品中,其中歐菲光已經在代工及方案客戶中取得了頗為可觀的訂單量,而丘鈦科技旗下新鉅科技推出的4800萬像素6P鏡頭也獲得了一線品牌客戶認證,初期客戶包括vivo/OPPO。
此前還有報告中提到,新鉅科技與丘鈦科技合作,將于2021年推廣低成本版潛望鏡相機。潛望鏡鏡頭ASP較光學屏下指紋鏡頭高150–200%,聯想為其目前主要客戶,潛在客戶包括OPPO、vivo與小米。
實際上,業界一直都有大廠采取這樣的方式進行產品推廣。
在光學影像行業中,三星電機算得上是佼佼者。數年前開始,該公司就以鏡頭、VCM馬達、FPC、攝像頭模組產品悉數打包的模式出給終端客戶,這樣的做法除了上述提及的幾點外,還給其帶來一項優勢——降低產品可復制程度。由于組件中的零件都是由自家生產,產品參數、公差精度等細節都更難模仿。
享多個領域市場紅利
除了前文提到的智能手機光學影像市場外,這些廠商今年在其他多個領域也都有不錯的進展。
丘鈦科技除了自身在指紋識別領域有很好的表現,該公司旗下的新鉅科技也在很大程度的受益于光學屏下指紋 (FOD:Fingerprint on display) 市場規模的增長,而這一趨勢,有望在2021年繼續擴大。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此前在報告中預測,供應商新鉅科技受益于產品組合顯著改善 (6P鏡頭、潛望式鏡頭與光學屏下指紋鏡頭)、產能擴充約80%、且自動化成本降低,營收與EPS將在 2021 年創歷史新高,分別約新臺幣36–40億元與新臺幣4–4.5元。
郭明錤指出,由于超薄屏下指紋因成本過高 (ASP較光學高出100-200%以上),且欠缺用戶體驗方面的創新,所以在2020年,這類產品的市占率在逐漸下滑。預計在2021年,幾乎會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就是光學屏下指紋方案,這無疑讓新鉅科技相關業務在明年實現更樂觀的增長。
還有行業人士也表示,今年筆電市場爆發也對這些企業的業務整合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眾所周知,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以線上的方式授課及辦公,由此帶動了筆電、平板類產品市場需求驟增。今年上半年,已有大大小小的終端客戶提前將第三、四季度的訂單下給供應商以確保供應,使得產業鏈多家廠商產能都出現滿載。
行業人士表示:“作為老牌的臺系筆電鏡頭供應商,這個領域本就是新鉅科技的強項。在我們看來,今年的量應該會的非常不錯的增長,不過筆電市場產品的利潤一向不算太好,所以對業績能有多大貢獻還是未知數。”
除了文中所提及的幾個領域,持續在發展的VR市場也是這批廠商拓展的方向之一。
誠如我們所知,VR市場雖然量不及手機和車載市場,且對產品要求頗高,但隨著近幾年市場泡沫漸漸散去,剩下的玩家基本上都是些國際大廠;對于供應鏈廠商來說,能夠在VR這種小眾市場配合大客戶開發,一方面能夠提升自身的技術和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更進一步穩固與客戶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