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屏下攝像頭真的來了!國產屏幕廠商維信諾在6月8日正式發布了,維信諾InV se屏下攝像解決方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方案很有可能成為首個達到量產級別的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
以下資料來自維諾信官方的宣傳信息:
為了實現屏下攝像頭功能,首先要提高攝像區域(以下稱為副屏)的透明度。這一次維諾信選用透明度更高的新有機膜和無機膜材料,并對膜層結構進行增透處理。
除了材料上創新以外,對副屏區域的干擾因素進行進一步“清空”也是很有必要的。維諾信首創了驅動電路和像素結構設計,規避像素驅動電路對攝像頭的干擾。大幅提升前置拍照的效果。
最后,還得用軟件算法對前置攝像頭拍攝效果進行補足。這部分需要與手機廠商一起優化。進一步消除影響拍攝效果的衍射,炫光,霧化效果。以滿足日常拍攝、視頻通話的使用需求。
呼之欲出的屏下攝像頭技術
對于屏下攝像頭技術的到來,業內人士應該不感到意外。在此之前,每年都會推出概念機的vivo 就帶來了Apex 2020,并搭載了華星光電的屏下攝像頭技術。
去年時,oppo也曾經發布原型機,展示屏下攝像頭技術。方案同樣來自華星光電。
另外,屏幕和攝像頭大廠三星。不出意外的話也將帶來搭載屏下攝像頭真全面屏手機。
對于屏下攝像頭的幾點猜想:
1、初期產能有限,但日后必成主流
目前可以估計到的是,由于產能問題。今年下半年屏下攝像頭只會在“超大杯”的旗艦機型上。比如像 三星 Note 20 Ultra,華為Mate 40 Pro,小米MIX4,小米Alpha 2這類手機上。
在過去的三年中,安卓陣營的全面屏手機經歷了“劉海屏”,“小劉海”,“水滴屏”到“挖孔屏”的變形。主要就是為了解決前置攝像頭和全面屏之間的矛盾。屏下攝像頭方案一出,應該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屏下攝像頭將于屏下指紋一樣,逐漸成為智能手機上的主流搭配。
2、初代的體驗和效果會很一般
屏下攝像頭需要做一塊“副屏”區域。因為其透光性和材質與周圍的屏幕不同。在不同角度下就能看出異樣感。也就是說“副屏”區域對于使用者來說并非是無感的,而是能看得出來的。
顯示時效果肯定會有別于屏幕的其他區域。這也意味著你很可能無法忽略完全忽略掉這塊區域。當然隨著使用時間,這顆若隱若現的攝像頭會慢慢無感。(就像我們用劉海屏那樣)
另外最初幾代的屏下攝像頭的效果肯定相當“湊合”。其成像效果只能越來越接近“裸”前置攝像頭。有直播、美顏、自拍、高清視頻等需求的用戶,P40 Pro上的雙挖孔還是很值得的。畢竟那是顆3200萬像素前置。
實際上,最初兩代的屏下指紋的識別率和體驗也不如傳統陶瓷指紋識別。但在經歷了一年左右的迭代之后各方面體驗就大大提升了。屏下攝像頭的迭代速度也可能是飛躍式的。
5G促成屏下攝像頭技術
在5G普及元年,屏下攝像頭技術迅速成熟并非偶然。因為在4G時代,做真全面屏還有一種更省成本的升降式方案。
很顯然,相比屏下攝像頭。這種方案更“討巧”。而且一樣能做出“真全面屏”效果。
但因為5G基帶更大更占空間,帶來的巨大功耗還需要更好的散熱。5G手機再沒有空間去設計機械升降結構。這也導致了“挖孔屏”方案之后,一大波廠商們開始傾向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屏下攝像"技術。
無論怎么說,千呼萬喚的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終于來了。它很有可能將徹底終結智能手機上的各種形式的前置攝像頭。真全面屏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