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電子代工國家,富士康集團、仁寶電子等大量的代工企業生產了全世界占絕大多數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服務器、網絡設備、游戲機等電子產品。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給中國電子代工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給全球消費電子廠商的產品供貨造成了紊亂。不過據行業媒體引述供應鏈消息人士稱,隨著一些工人陸續返回工作崗位,一些代工企業的產能正在恢復過程中。
消息人士稱,仁寶電子和緯創集團預計到三月底,筆記本電腦的生產能力將會恢復到通常的淡季時期水平。
然而,兩家公司仍然擔心筆記本零部件供應緊張,另外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消費者購買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需求可能會受到抑制。
消息人士指出,盡管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但中國的疫情最近呈現出好轉,促使國內各個地方積極協助當地工廠恢復生產。消息人士稱,仁寶電子、緯創集團等筆記本電腦代工企業是接受地方援助的主要目標行業之一。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大多數筆記本電腦原始設計制造商的產能已經恢復了60%左右。
仁寶電子宣布2月份公司合并收入為395.1億新臺幣(13億美元),同比下降36.03%,2020年前兩個月合并收入為1012.8億新臺幣,同比下降18.64%。
仁寶電子指出,二月是其第一季度運營的底部,隨著生產線開工率的逐步的上升,該公司銷售收入有望在三月有所改善。
仁寶電子在2月份僅對代工客戶交付了160萬臺筆記本電腦,低于1月份的250萬臺,該公司在實現三月份的筆記本電腦發貨量目標方面將比較困難。
去年3月,仁寶電子對代工客戶交付了420萬臺筆記本電腦,但是過去一年中由于發生了國際貿易的一些變數,導致需求受到影響。
緯創集團之前公布2月份合并收入為新臺幣448.6億元,環比下降29.77%,同比下降21.09%,前兩個月合并收入為新臺幣1053.5億元,同比下降20.54%。
2月份,緯創集團交付了85萬臺筆記本電腦,低于1月份的100萬臺,但3月份的銷量將回到與去年同期相似的水平,約為140萬臺。
2月份,緯創集團交付了12萬臺服務器、60萬臺臺式個人電腦和60萬臺顯示器。三個產品線的發貨量將在3月份依次上升。
然而,由于大多數零部件制造商目前只能看到不到50%的產能恢復率,因此緯創集團仍然擔心下一步的零部件供應。
產能恢復八成
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工人們返回工廠,另外一家電子科技企業飛利浦公司遭受新冠病毒襲擊的中國供應線正在恢復——目前工廠產能已經恢復到了80%的水平。
但首席執行官Frans van Houten最近對媒體表示,新冠病毒疫情的財政影響將在第一季度(可能還有第二季度)的公司業績中顯現出來。
“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但現在說3月份將如何發展還為時過早,如果我們的工廠保持在80%,而不是滿負荷生產,我們將在第二季度遇到問題,因為我們的產品庫存將會枯竭。”
抵消部分疫情影響損失的是與治療疾病相關的設備需求增加。上述高管表示:“在中國,我們收到了幾十份額外的CT掃描儀訂單。我們還看到對其他診斷設備和呼吸設備的需求有所增加。”
據悉,飛利浦公司在中國有六家工廠和8000名工人。
客戶協作仍受影響
在消費電子行業,諸如筆記本電腦等比較成熟的產品則可以在工人復工之后,逐步提升到正常的產能。但是在智能手機等一些需要代工廠和品牌廠商緊密協作的領域,目前的新冠病毒疫情仍然在產生持續性的影響。
富士康集團和和碩科技是蘋果智能手機的主要代工企業,據行業媒體引述供應鏈消息人士稱,按照公司統一計劃,蘋果禁止其工程師到亞洲國家出差的旅行限制的最后期限延長了一個月,至4月底,這個變化將會影響到今年蘋果新手機大規模生產之前的“工程認證測試”。
在工程認證測試中,蘋果工程師和代工廠將緊密合作,通過生產一小批智能手機樣機對于大規模量產的組裝工藝進行認證通過。
供應鏈消息人士稱,根據調整后的計劃,蘋果新手機的工程認證測試是在三月底,新手機的大規模量產時間是6月份,但是如果按照蘋果的最新出差限制,工程認證測試將會延期到四月底,這樣大規模生產可能被推遲一到兩個月。
因此供應鏈人士估計,蘋果新手機的發布會可能從原定的九月份推遲到十月份。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新冠病毒疫情對于電子供應鏈的影響已經波及到了下游的品牌廠商,據美國媒體報道,在紐約市多個電信運營商的營業廳,消費者很難購買到去年就開始大規模上市的iPhone 11手機,顯示蘋果的產品庫存吃緊。
幾天前,蘋果公司也通知了技術支持部門,提供給手機嚴重損壞客戶的替換機已經出現了缺貨,缺貨時間大約為兩到四個星期,蘋果建議零售店服務人員首先給客戶提供臨時性的借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