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官网,美妙人妻系列100部,大屁股videoshd,极品粉嫩一线虎白

全球供應鏈的黃金組合:蘋果設計與富士康制造

發表時間:2020/2/8 瀏覽:5140

標簽:蘋果 富士康  所屬專題:行業熱點

在這個漫長的春節假期期間,我看完了庫存的《日本物流》《邊緣計算》《阿里商業評論-跨境電商》,最終讓我驚喜的卻是《喬納森傳》。在這本書里面,我很清晰的看到了工業設計,工程設計和制造的結合。里面有我在富士康工作時,熟悉的搶單LG的故事,IPhone 一代的誕生等等,這些都是令人回味的青春年華。

在中國大陸,談到蘋果的最佳搭檔,肯定不是參與銷售的三大運營商,不是負責顯示屏的三星或者LG,也不是負責A系列芯片制造的臺積電,而是富士康。蘋果與富士康從2000年iMac開始,到iPhone、iPad各種升級系列,多少年一直未有中斷過合作。

而蘋果的各種供應商,包括平面的最早的TPK、JDI、三星、LG不停的切換,電池也從索尼等廠商切換到國產廠家。

富士康和蘋果的合作是值得供應鏈管理人士去審視和研究,我簡單的做了幾個思考:

1.蘋果產品設計語言:關于產品設計的材料,顏色和實現

蘋果產品在找到富士康之前,一直是在美國,愛爾蘭和新加坡的工廠生產,產品供應鏈的全球布局不合理,而且效率非常的低下,原材料和半成品跨洲來回運輸,導致庫存成本高漲,產品推出市場周期長;

蘋果產品的美國供應商的效率低下且配合度不高,遠遠比不上當時勤奮的中國臺灣供應商;

恰逢蘋果收歸了一個供應鏈的高手——Tim Cook,他對于這個低效的供應鏈運營做出了大刀闊斧的調整;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蘋果的核心設計團隊,即喬納森團隊需要設計新材料的產品,不再是傳統的五顏六色的工程塑料,而是鋁合金。亞洲是鋁材的重要產地,美國和韓國的供應商在結構件的工藝上無法滿足蘋果的要求,富士康在筆記本制造上使用了大量的鋁材工藝,在與LG最為關鍵的戰役中,富士康內部熟悉的Q37專案,郭臺銘親自上陣指揮一大堆事業群和事業處的高管,在模具和結構件的加工工藝上最終勝出,滿足了蘋果的要求,成為了蘋果的合格供應商。

言歸正傳,在蘋果內部,毫無疑問是設計驅動制造,喬納森的團隊負責產品設計成型,需要給產品材料做出嚴格的選型和定義,而不是紙上概念,而庫克的供應鏈團隊負責給設計團隊,找到最為合適的供應商團隊。在這個過程中,材料和工藝最終讓蘋果選擇了富士康。富士康的模具加工和產品加工效率是蘋果當時緊缺的。所以不能簡單的把設計和制造完全割裂開,天馬行空的設計,在我之前遇到的NPI階段,很多研發企業根本不理會代工廠的加工效率和可制造性;很多ODM廠商內部,也是互相扯皮,產品設計和產品制造未能有效的融合好,都說自己是IPD,動不動就9大代表,研發代表,交付代表,采購代表一堆責任人。

2.蘋果設計推動蘋果工藝,富士康實現無限復制

我對喬納森在2008年以前設計的所有蘋果產品做了拆解,在拆解過程中,發現了產品的復雜程度高的難以想象,無數的螺絲孔,各種復雜機加工藝。我在Nokia代工部門的時候,清楚的記得主要的結構件都是冷沖壓成片,然后通過各種螺絲,小片搭建成整個機構件,相當的復雜。

2008年,蘋果在發布Macbook Air 公布了最新的一體成型加工工藝,將一大塊鋁型材,通過CNC銑床一次加工,最終加工出一體成型的結構外殼,完全是顛覆了之前的結果件成型方法,當然在當時也有粉末成型,3D打印開始,但是此項工藝也是最成熟可以實現產品的工藝,此后此項工藝引領了整個手機和筆記本的機構件加工,后來Sony,小米都把此作為賣點,后來所有的結構件廠商都轉向了此項工藝。

蘋果在結構工藝上的豪賭不只是說說而已,而且一次性將日本銑床供應商三年的設備,大致6萬臺設備全部預定完成,2012年,蘋果公司支出了95億美元購買機加工設備,大部分用于了一體成型加工制造中。

但是在大批量生產中保證結構件的質量,大批量的復制標準加工工藝,這個絕對是富士康的強項,無論是結構件加工的工藝,還是組裝工藝,也只有富士康才可以滿足。除此之外就是富士康的資源組織能力和交付能力,蘋果手機一般在發布后3-6個月達到數千萬的出貨量,生產需要組裝線體和包裝線體需要組織的人力就要達到數萬人,在中國大陸,能在短時間內招聘到如此大量的人力的企業也只有富士康,我在去年同富智康的同事討論了月產200萬支手機的預測規劃時,簡單預估了人力,接近2萬人。

3.富士康的全球供應鏈交付和售后服務能力是滿足蘋果公司的重要要素

富士康早期強調公司的垂直整合能力,強調從零組件到成品出貨一體整合能力;同時也強調了戰略布局的重要性,而且在這個動作上,其布局分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是所有臺企和大陸制造企業很難達到的,以點帶面的覆蓋,搶占制高點,東歐,南美,東南亞都是有一定的服務團隊來滿足對蘋果業務的支撐。當然,還有很多的層面可以去分析兩個互相依賴的龍頭企業最終相輔相成的取得成功,比如文化、領導人魅力、產業轉移等等。希望未來中國的供應鏈歷史上,會有更多的合作傳為佳話的合作,黃金合作才是供應鏈的長久之計。

作者簡介:“天涯書生”,擁有十多年在通訊和ICT行業從事供應鏈管理工作,先后在富士康科技集團和紫光集團下屬H3C工作,對供應鏈管理有著獨到的觀點和看法。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評論:( 請您說點什么吧!)

評論 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請登錄 企業會員個人會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宁县| 白朗县| 威信县| 师宗县| 永康市| 乐业县| 苗栗市| 连江县| 武汉市| 南丹县| 嘉定区| 梁山县| 平昌县| 新疆| 文昌市| 榆树市| 漳州市| 金寨县| 依安县| 长汀县| 西丰县| 多伦县| 平安县| 拉萨市| 绥阳县| 安多县| 甘孜县| 扶沟县| 泌阳县| 通榆县| 肇州县| 班玛县| 周口市| 东丽区| 会东县| 东明县| 东光县| 道孚县| 抚顺市| 千阳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