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麥捷科技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簽署股份轉讓框架協議暨公司控制權可能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內容顯示麥捷科技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83,818,073股股票(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6.48%)轉讓給深圳市遠致富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致富海),轉讓價格為人民幣12.5億元(大寫:人民幣壹拾貳億伍仟萬元整),該轉讓價格不隨上市公司股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變動而調整,遠致富海同意以本協議約定條件和價格受讓該等股票。
深圳國資委深圳從上個月開始成立了專項小組,安排數百億專項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以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其中遠致富海是由深圳市國資委全資公司遠致投資聯合央企信達建信和國內知名的創投機構東方富海共同發起設立的大型產業并購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遠致富海成立5年多來,遠致富海共管理基金20多支,目前基金管理規模已達100多億元人民幣。2017年遠致富海獲投中集團中國最佳并購基金TOP10,遠致富海已成為全國并購基金領域擁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遠致富海直接控股麥捷科技是繼國顯科技、長信科技、合力泰混改進國資背景企業,成為國資控股模組企業后,又一家LCM液晶顯示模組民營上市企業被國資企業收購。到目前為止,除上面這幾家LCM液晶顯示模組民營上市企業外,上一輪液晶周期里的幾大民營LCM液晶顯示模組企業中,剩下的宇順電子幾乎退出顯示模組業務,帝晶光電也重組進江粉磁材后,再與領益智造重組,企業實際控制人同樣早已變更。
也就是說,除面板企業外,針對手機業務的中小尺寸LCM液晶顯示模組民營上市企業四大巨頭宇順電子、合力泰、長信科技、帝晶光電,以及針對平板電板業務的中、大尺寸LCM液晶顯示模組兩大巨頭國顯科技、星源電子,只有宇順電子和帝晶光電還沒有落入國資委手中。
麥捷科技成立于2001年,2012年于深交所上市。2015年收購星源電子,以及長興電子51%股權。2016年非公開發行投入SAW濾波器以及MPIM小尺寸電感項目。2017年收購金之川67.5%股權,2018年參股重慶勝普電子(重慶聲光電公司控股子公司)。
麥捷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及銷售片式功率電感、射頻元器件等新型電子元器件和LCM顯示屏模組器件,并為下游客戶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和元器件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廣泛用于移動通訊、消費電子、軍工電子、計算機、互聯網應用產品、LED照明、汽車電子、工業設備等領域。從其半年報內容顯示,LCM液晶顯示模組營業收入為4.13億元,超過其它電子元器件業務的總和3.96億元,LCM液晶顯示模組仍是麥捷科技的核心主營業務。
不過麥捷科技收購星源電子后,星源電子的業績并沒有如當初想象的好。麥捷科技表示2015年8月13日完成了對星源電子的重大資產重組工作后,上市公司確認了5.77億元的商譽,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由于星源電子2017年度經營業績不達預期公司計提了3.95億元商譽減值。
并且麥捷科技認為,未來宏觀經濟及行業需求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若星源電子未來經營狀況繼續惡化,那么本次收購標的資產所形成的商譽仍有減值風險,從而對上市公司當期損益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公司對星源電子在物料采購、銷售資源、技術創新、運營管理和企業文化等多方面的整合很關鍵,如何實現星源電子的長期穩健發展是公司必須克服的難題。
為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不利因素,麥捷科技讓星源電子積極采取調整升級產品銷售結構、加大對高毛利產品的銷售力度和開拓汽車電子、教育平板等新興市場多種措施來規避風險。同時時利用與星源電子在技術、人員、市場、資金等方面的互補性進行資源整合,力爭通過發揮協同效應,保持并提高星源電子的競爭力,盡可能降低商譽減值風險。
目前麥捷科技正在推進的重大項目為募集了8.5億元用于投資生產MPIM小尺寸一體成型電感和SAW濾波器等新產品項目。項目中SAW濾波器已經開始逐步批量出貨階段并成功Designin知名大客戶如TCL、MOTO、偉創力、天瓏、華勤、聞泰、中興、華為等,對二、三線客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增強了客戶對公司產品的品質信心,現已實現盈利并正在積極向市場推廣期待放量。
麥捷科技表示,將持續開發用于4GLTE的SAW濾波器組件并研究未來5GLTE所需的TC-SAW和FBAR等濾波器組件。同時,隨著5G商用帶來物聯網概念的迅速推廣,"萬物互聯"使得模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模塊細分為局域網(近場,BT/WIFI)和廣域網(遠場,2G/3G/4G/NBIOT)兩大塊,帶來了大量電感和LTCC和SAW濾波器RF產品需求。
事實上在LCM液晶顯示模組業務很難再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后,麥捷科技從去年開始再次把投資重心轉回到濾波器等小型電子元器件業務上,通過股權交易與國內唯一同時具有SAW,TC-SAW,FBAR研發和生產的單位中電26所合作,利用中電26所40多年從事表面波及體聲波技術研發的人力資源與經驗,重點在布局手機濾波器市場開發,在為軍工產品服務的同時,也開始成為中興、華為提供聲表濾波器產品的供應商。
麥捷科技表示自己生產的SAW濾波器在5G時代主要應用于3GHZ以下中低頻段,同時擁有LTCC濾波器技術可以應用于SUB-6GHZ和20GHZ以上超高頻段,另外公司針對SUB-6GHZ頻段正在研發FBAR等高性能濾波器。
麥捷科技本來就是借助國內3G、4G普及概念上市,然后在基建的空窗期為了彌補業績缺口開始進入并購重組擴大資產和經營范圍。這次深圳國資委機構愿意以12.5億元為其股票質押"排雷",也是看中了其5G概念,覺得可以在深圳兩大網絡基礎建設公司華為、中興的支持與配合下,麥捷科技的業務贏利完全可以匹配上投資收益。
至于深圳國資委會不會用其它渠道來為麥捷科技的LCM液晶顯示模組業務續命,還是會讓這項業務自生自滅,或許只有過兩年麥捷科技吃完這輪濾波器業務后再做打算,希望麥捷科技的LCM液晶顯示模組業務也能撐過未來這兩年。
麥捷科技的業績預告也顯示,預計2018年1-12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0億至1.56億,同比變動134.19%至144.44%。主要原因為募投項目產能釋放,電感和濾波器等產品貢獻的業績較上年同期穩步上升,盈利結構持續優化;同時報告期內合并增加了子公司金之川的經營業績。
大股東頻繁質押股權恐爆倉:手機產業鏈10余家上市公司向國資求援
從今年9月底至今,供應鏈中已有數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宣稱與國資達成股權交易。除了現已公布的企業外,還有另一批上市公司就此事目前正與國資進行接洽,其原因與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的股權面臨爆倉風險關聯密切。兩個月內六家上市公司出售股權,包括大富科技、長信科技、合力泰、英唐智控、水晶光電、麥捷科技;此外,還有大股東股權質押頻繁,正尋求國資救援,包括欣旺達、興森科技、同興達、金龍機電。這些企業顯然不會是最后一家向國資求助的產業鏈上市公司,隨著手機市場需求持續下滑,國資接盤的現象在明年或許會更加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