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作為錘子科技的創始人羅永浩在不斷澄清以及否認來自于外界的“噪音”,但這并不能阻止壞消息的到來。
記者近日從酷派方面了解到,酷派旗下子公司,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已向深圳法院提起訴訟,狀告北京錘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欠錢不還”。根據酷派相關負責人的描述,錘子方面與酷派此前簽訂了一份交易合同,主要內容是錘子向酷派采購一些手機零部件,涉及金額約1000多萬,但貨物交付后,貨款還有一半沒有給,金額涉及四五百萬。
“后來我們雙方又簽訂了一個補充合同,剩余貨款可以由其他方式抵消,比如說聯合推廣宣傳。但到了今年8月份,貨款沒有到位,推廣宣傳也沒有執行,期間多次致函也沒有后續回復,上個月我們正式去法院提交了訴訟。”上述酷派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一切交由法院方面處理。
據悉,北京錘子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羅永浩,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由錘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百分比控股。
此前,曾有消息稱錘子科技已經陷入了巨大資金危機中,其中資金鏈緊張到不夠支付員工工資,同時公司已開啟全公司裁員計劃,最終只留下40%的人員。
錘子科技回應“成都分公司將解散”的傳言時表示,“目前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各項業務正常開展。近日網絡上有不實傳言稱成都總部將解散,實為公司為加強技術團隊研發實力,對北京、深圳和成都三地的技術人員進行整合,公司成都總部的職能依舊保持不變。”
但從目前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頭部企業的步步緊逼正在讓更多的中小品牌手機廠商遭遇生存危機。
根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最新的報告,2018年第三季度,雖然整體市場在新品發布的刺激下環比上漲6%,但同比下降13%,這已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連續第四季度同比下滑。
2018年的手機市場在動蕩之余,似乎也在預示,手機行業將近十年的紅利周期結束了。目前,華為、小米、OV以及蘋果在內的手機廠商份額幾乎占據了國內市場份額的八成,其他國產手機廠商與三星等瓜分剩余市場。
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錘子稱得上是“與眾不同”的存在。無論是資本圈還是消費者,對于錘子都是“寬容”的,很難想象,在長期低于整個行業平均迭代節奏的前提下,這家廠商卻在活了下來,并贏得了極高的關注度。
“很多朋友勸我做點掙錢的,老實說,項目還是挺多的,但都不是我想干的。”羅永浩曾經在去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跨界太狠,每年都往溝里掉,但創業五年,融了八九個億,累點又算得了什么。在他看來,當時的錘子已經逐漸走出陰影。利用個人關系,羅永浩為錘子找了幾筆錢。
到現在“一年多了,我們就是希望錘子盡快還錢。”酷派一名高管對記者如是說。11月20日,這名酷派相關高管在社交平臺上寫道,“羅同學,知道你有情懷,知道你在朋友圈里,這樣欠救你人的錢不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