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大和第三大移動運營商潛在的合并周二推動兩家公司股價飆升。投資者評估了達成一項交易的可能性,認為該交易可能會締造一家新的全球電信運營商,并有助于實現中國的5G雄心。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合并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提案正在由該國的最高領導層進行審核。
目前,中國政府在尋求在新一代的高速無線技術5G上取得對美國的領先優勢。該技術有望徹底改變人們使用從家用電器到汽車的一切的方式。
但知情人士說,這樣的交易還沒有確定,也可能不會得到通過。它也會對中美關系造成某種影響,兩國關系本已部分因為中國對高科技的雄心而出現惡化。
如果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合并,那可能會締造出一家規模僅次于中國移動的移動運營商,兩家公司的香港公司合計市值超過770億美元。以下是該交易的一些潛在贏家和輸家。
1.中國鐵塔:基礎設施提供商
周二,新上市的中國鐵塔公司股價下跌6.8%,刷新當日跌幅記錄,原因是三大移動運營商中的兩家合并,意味著行業競爭削弱,中國鐵塔首當其沖。該公司運營著中國所有的通信塔。
作為全球最大的通信塔運營商,該公司的命運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多少家移動運營商使用它的基礎設施——分析師們密切關注這一指標,通常將其稱為“租賃比”。
杰富瑞(Jefferies)分析師愛迪生·李(Edison Lee)表示,如果中國決定擁有兩家而非三家無線運營商,中國鐵塔的“通信塔租戶幾乎肯定會減少”,而這“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負面影響”。
2.中興、華為:設備供應商
市場研究公司Sanford C . Bernstein分析師塞繆爾·陳(Samuel Chen)表示,同樣地,中國最大的兩家電信設備制造商也可能會受到合并的沖擊,因為它們會少了一家采購客戶。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合并的結果之一是,合并后的公司將減少多余的投資或成本。
如果是這樣,這將會是華為和中興遭遇的一系列挫折中的最新一起。由于對美國技術的依賴,美國近期頒布的臨時禁令幾乎使得該公司陷入癱瘓。
此外,由于安全隱憂,全球最大的手機網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上個月被禁止向美國的盟友澳大利亞出售設備。兩家公司否認存在任何的安全風險。它們也無法向美國移動運營商銷售其網絡設備。
3.中國移動:最大的玩家
相反,行業領軍企業中國移動可能會從兩家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的合并中獲益,如果合并會導致競爭減弱的話。
杰富瑞的愛迪生·李指出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在采取有利于體量較小的運營商的政策,但如果合并發生的話,政府就沒有那么大的動力繼續那么做。他表示,中國移動甚至可能會獲得更有利的無線電波來建設自己的網絡。
4.騰訊、阿里巴巴:投資者
去年,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里巴巴集團與一眾中國企業參與了中國聯通規模達780億元人民幣(114億美元)的混改。那是政府推動民營企業入股國有企業的計劃的一部分。從法律上看,中國聯通是中國聯通(香港)有限公司的直接母公司,但兩家公司同屬于中國聯通集團的一部分。
如果中國聯通的股價因為市場樂觀看待合并交易而走高,那么投資者將有機會挽回損失——自騰訊和阿里巴巴買入以來,該股已經下跌了19%。
周二,中國聯通在上海股價上漲0.6%,收報于人民幣5.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