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華為、OPPO、VIVO、小米等各大國產品牌發布并量產了多款中高端新機型,其中有多款采用了前后蓋雙面玻璃、3D曲面玻璃的外觀設計。終端品牌廠商的這一舉動,也讓行業的3D玻璃蓋板產能需求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吸引了包括藍思科技、比亞迪、星星科技等廠商,加大對3D玻璃蓋板領域的投入,以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產能配置。
粗略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上的3D玻璃蓋板出貨量已經突破1億片的規模,整體出貨達到了1.2~1.4億片左右,預計全年的出貨量極有可能突破3億片。
不過,由于今年的3D玻璃蓋板在裝飾工藝上,很多都結合了漸變色炫彩設計方案,因此不管是生產效率還是產品良率都比較低,生產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按今年上半年的產出核算,行業在3D玻璃蓋板上約整體虧損10~15億元,基本上處于每生產一片3D玻璃蓋板就虧損超過10元以上。
當然,目前行業大部分虧損,主要集中在3D玻璃的光學膜系設計復雜,生產加工與組裝的工藝也千差萬別上面,導致了與之配套的材料與設備,在生產制作成本上同樣也居高不下,并且開模費用與試制費用也十分高昂,因此在訂單交付數量還不足以分攤這些費用的情況下,出現了較大的成本虛增,虧損面也隨之擴大。
展望后續市場景況,隨著市場標準化的膜系設計開始普及,生產加工工藝也會快速標準化后,可以讓3D玻璃蓋板加工相關的設備也取得較大的技術突破,從而使得行業在設備、材料、模具上的費用,以及設備調試、產品試制費用等,都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到時候這些費用所導致的成本分攤也會得到控制,3D玻璃蓋板行業真正贏利的日子也有望到來,之前在這領域有深度布局的廠商,也將明顯受益。
不過,僅管康寧為了改善3D玻璃蓋板的耐摔性推出了第六代大猩猩玻璃,但3D玻璃蓋板在消費者的用戶體驗上能不能成為真正的行業爆點,仍是個未知數。畢竟太多數中國的消費者,在購買手機同時,還是改不了配套手機套的習慣,3D玻璃蓋板真正的炫彩優勢,或者說3D玻璃蓋板握感不佳的真正劣勢,還沒有得到行業足夠的重視。如果這一狀況得到有效改善,3D玻璃蓋板或許只會停留在小眾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