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顯示行業正迎來輝煌的一年,整個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風云變幻的時代,總有那么幾位行業精英脫穎而出,在這一年中顯得與眾不同,現在就一起來看看2017年這些風云人物吧(排名不分先后)。
王東升(京東方董事長)
王東升,浙江東陽人,BOE(京東方)創始人,現任京東方集團董事長,工學碩士,財務專家和系統工程專家。王東升是中國企業及產業界自主創新的先鋒人物,曾獲“中國十大并購人物”、“中國信息產業領袖人物”等榮譽稱號。
王東升于1993年領導創立京東方,在他的帶領下,短短二十幾年間,京東方從一家電子元器件企業,成長為極具競爭力的全球顯示產業領先企業,以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液晶顯示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王東升也被業界稱為“中國液晶顯示之父”。
在今年,京東方可謂風光無限,在王東升的指導之下,京東方不僅打破了韓國壟斷,能夠自主生產AMOLED屏幕,更在12月份,位于合肥的10.5代線的量產,意味著京東方在大型TFT-LCD制作方面已經位于世界前列。
郭臺銘(鴻海集團創始人)
作為鴻海集團的創始人,57歲的臺灣人郭臺銘一直保持著低調。郭臺銘將他的商業判斷力與持之以恒的質量控制和極具競爭力的定價成功結合在一起,這才造就了他繁榮興旺的制造業帝國。
在深圳富士康集團龍華科技園中,郭臺銘身先士卒,每天工作16個小時,到了晚上依然駕駛著一輛配備了自行車鈴的高爾夫球車,在龍華園內巡視,數十年如一日。他會時不時停下車,或是抽查生產線的運轉狀況,或是幫助工人維修設備。
今年也是其輝煌的一年,收購夏普之后,郭臺銘更是意氣風發,一向對于韓國不太感冒的他更是令夏普停止為三星供貨,前段時間更是攜手夏普一同打入中國大陸市場,采用低價策略搶占大量市場份額。目前鴻海也看中了OLED顯示面板的未來,投下重資予以研發。不過目前鴻海攜手夏普進軍中國電視業的舉動是勢如破竹還是功虧一簣,目前猶未可知,只有時間才能見得分曉。
劉自鴻(柔宇科技董事長)
劉自鴻, 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 第20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福布斯“中美十大創新人物”。
作為中國杰出的“80后”,其在2012年在美國硅谷、中國深圳及香港同步創立跨國公司柔宇科技(Royole Corporation),任董事長兼CEO。2014年柔宇科技發布了全球最薄厚度僅有0.01毫米的全彩AMOLED柔性顯示屏,卷曲半徑小至1毫米,細過筆芯,并實現了與手機平臺的成功對接。公司創立四年市值突破30億美金,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獨角獸科技創業公司之一。
2017年1月,3D頭戴影院Royole Moon、柔性手機原型FlexPhone、柔性電子智能背包等三項產品共斬獲CES 2017四項創新產品國際大獎。同月,柔宇科技FlexPhone被CTA(美國消費技術協會)評選為CES 2017創新大獎。2017年,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劉自鴻博士更是當選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全球青年領袖”,風頭一時無兩。
李東生(TCL董事長)
1996年底,李東生出任TCL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2004年TCL集團公司宣布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時代》周刊、CNN“25名最具影響力商業領袖”之一、《財富》雜志封面人物、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他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之一,帶領TCL集團在全球消費電子行業中脫穎而出,開創了中國企業國際化之先河。2016年3月8日,受聘為北京理工大學名譽教授。
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集團董事長兼CEO(首席執行官)、集團黨委書記、創始人之一。
今年,TCL更是做出爆炸性舉動,李東生大手一揮,豪擲40億收購了華星光電10.04%的股權。今年第一季度末更是進入美國最高端的渠道Bestbuy,上半年彩電銷量增長超200%,并超越LG,成為美國銷量第三名。今年10月份,TCL集團發布公告顯示,TCL通訊將售賣49%股權給紫光集團、云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等三家企業,這代表著TCL通訊將不再為TCL集團所有,試圖引入投資來彌補虧損。12月,由于TCL通訊首席執行官 Nicolas ZIBELL離職,李東生親自出山操刀手機業務,接下的TCL通訊的發展則更值得業內關注了。
周群飛(藍思科技董事長)
作為這張板單中唯一的女強人,1970年出生于湖南湘鄉,2003年,周群飛以技術和設備入股與人合伙,在深圳成立藍思科技公司,專注手機防護視窗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今年更是在《2017胡潤女企業家榜》以700億元排名第二。
8月12日,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7年度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1-6月,藍思科技實現營收86.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87%。
據相關資料顯示,周群飛在上市公司藍思科技中持股超81%,截止8月17日10:53,藍思科技股價為32.32元,藍思科技總市值為846.11億,單是這一部分財富,就讓周群飛坐擁685億身家,已經遠超陳凱韻。藍思科技更是3D玻璃面板領域的佼佼者,目前年產總量為4000萬片,明年有望突破5000萬片,由于市場缺口巨大,明年可能會供不應求,3D玻璃前景可觀。今年藍思科技更在東莞投資45億進行建廠,年產值預計將達到15億元。
雷軍(小米董事長)
雷軍現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北京金山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
出身于湖北仙桃的雷軍,作為小米公司的CEO,這一年可謂過的意氣風發,由于小米MIX的大獲成功,上一年提出的1000億銷售額在今年10月份已經提前完成,整個手機業界也在全面屏的帶動之下爆發出了新的活力。
談到未來時,雷軍說經過幾年的思考,感覺找到了中國產品的癥結:“中國有很好的制造能力,有很好的工匠設計師,問題出在商業效率低下。大家要和小米一起推動新國貨的發展,用新零售推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將會對中國整個社會的推動有巨大的幫助。”
蒂姆·庫克(蘋果CEO)
1960年11月1日出生于美國阿拉巴馬州的蒂姆·庫克,現任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
蘋果在今年突破性的推出了三款手機,其中更是有著劃時代意義的iPhone X,若是說小米是全面屏概念的提出者的話,那么蘋果當之無愧是全面屏的布道人,在發布了這款異形全面屏手機之后, 蘋果更是迎來了新一輪的股價上揚。
作為蘋果掌門人的蒂姆·庫克更是功不可沒,相較于前一代CEO喬布斯,庫克更加喜歡接納新的技術,雖然可能沒有喬布斯做的那么完美,但是庫克的變通之道也是讓蘋果發展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權桂賢(三星大中華區總裁)
從5月11日正式上任到現在,今年剛上任大中華區總裁的權桂賢經歷了S8國行版發布,三星中國區組織架構調整,C8嘻哈發布會,Note8國行版發布,期間每周還要走訪兩個地方的分公司。
在他所主導的組織架構調整中,將原來的7大支社擴展到了22家分公司,從原來支社負責人100%是韓國人,到現在分公司77%以上的負責人為中國人。他曾說,不會把中國僅僅作為銷售產品的地方,而將三星中國變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企業。
不過三星目前在中國的境遇并不怎樣,目前只占據中國2.2%的市場份額,甚至在統計的時候都被歸類到“other”之中,與其在世界上占據第一的地位極不相符,寄望于能在明年有所改變。
呂相德(LG Display社長)
LGD社長呂相德是位堅定的OLED支持者,甚至為此把LCD產線關停,全力發展OLED。LG Display(LGD)最近公布了約900億元人民幣的OLED投資計劃,將在韓國投資10.5代和6代OLED面板生產線各一條,并在廣州上馬8.5代OLED面板生產線。隨著上游投資增加,OLED電視陣營迎來利好,OLED電視面板供應不足、成本過高的局面將得到改善。
不僅在中國進行投資辦廠,LGD更是批準了在越南擴建OLED電視模組工廠的計劃。LGD將投資11億美元,用于擴建組裝電視機的越南工廠(面板仍在韓國生產)。擴建計劃將在未來4年內分階段進行。
對于呂相德而言,OLED的全面化已經是其奮斗的目標,可以看出今年LGD所有的動作都是圍繞OLED進行展開的,不知道在明年,LGD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
彭雙浪(友達光電全球執行副總經理)
彭雙浪(Paul SL Peng)現為友達光電全球執行副總經理,為英國 Heriot-Watt University 企管碩士,目前帶領電視事業群、信息顯示器事業群及消費產品顯示器事業群。
作為臺灣企業友達光電掌舵者,這一年也發生了太多的故事。與LGD專攻OLED不同,彭雙浪認為如今的OLED產業被過度鼓吹,先不論OLED有使用壽命的問題,OLED的高額投資導致成本居高不下,LCD則是最有成本競爭力的,加上LCD透過量子點技術把畫質持續提升,其畫質已經與OLED不相上下。
沒有關注太多OLED方面,彭雙浪早把自己的目光轉向了Micro LED,不過他也表示,目前LCD已經非常成熟,Micro LED想要進入電視領域目前還比較困難,但是友達光電一直在這方面有所投入,期待友達光電在明年會有怎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