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入股夏普后,董事長郭臺銘積極打造產業供應鏈,力抗三星為首的韓系業者;其中,GIS因體質佳、競爭力強,并已逐漸獲得蘋果重視,成為郭董手中最強悍的抗韓先鋒大將。
郭董近年來抗韓策略已開始奏效,尤其鴻海入主夏普后,為產業“聯日抗韓”樹立下新典范,不僅讓夏普從“拖油瓶”變身“金雞母”,集團相關子公司產業鏈地位也大幅提升,GIS、廣宇等都是顯著例子,前者更因日前協助蘋果解決量產不順的問題,深受蘋果信賴。
GIS董事長周賢穎
據傳郭董為協助蘋果解決量產問題,特令GIS董事長周賢穎在10月下旬,帶領高達200人團隊親赴日本,協助夏普解決鏡頭模組與Face ID模組的貼合問題,才讓近期iPhone X供貨順暢,而此舉也讓周賢穎及其團隊獲得蘋果高度重視,成為獲得面板貼合訂單的遠因。
法人認為,三星在OLED面板產業具有先發優勢,短期內地位仍難以撼動,觸控面板貼合方面,臺廠仍有相當不錯的能量,GIS可先從iPhone面板貼合開始做起,打破三星一條龍的優勢。
GIS今年奪蘋果首款OLED版iPhone X的3D感測貼合大單,扮演解決iPhone X量產初期良率偏低、無法大量出貨的關鍵角色,明年可望持續承接新iPhone相關訂單,若再拿下新iPhone觸控面板貼合大單,等于iPhone最重要的兩大貼合訂單都將到手,也是臺廠睽違五年后,再度奪回iPhone觸控面板貼合業務主導權。
針對蘋果面板貼合業務變化,GIS一向不評論客戶動態。據悉,由于蘋果自2012年9月發表iPhone 5起,就開始采用內嵌式(In-Cell)技術,一直到今年iPhone X因使用OLED面板,才恢復為外掛式(On-Cel)技術,但因OLED技術難度高,所以至今iPhone X的觸控面板貼合仍由供應OLED面板的三星負責。
蘋果為避免新機再度發生供貨不順的問題,打算自明年起將面板供應以及觸控貼合業務獨立分開;其中,OLED面板將由三星、LG供應,并專心調校良率,面板貼合業務則由GIS負責,借此分工方式確保產能無虞。
根據國內法人報告指出,蘋果明年下半年預計推出三款新iPhone,分別是6.5吋、5.8吋的OLED機種,與6.1吋的TFT-LCD機種,而這三款新iPhone均與iPhone X相同,配備全屏熒幕與前置3D感測功能。
法人指出,明年下半年三款新iPhone問世后,至明年底前出貨量合計可達1億至1.2億支,遠比今年同期的7,000萬至8,000萬支出色,因應新機龐大的出貨需求,零組件備料估約1.4億到1.6億支,而面板貼合業務的需求也因此水漲船高。
非蘋跟進3D感測人臉辨識 IET:明年Q2出貨給陸手機廠
非蘋手機將跟進蘋果iPhone X采用3D感測作人臉辨識,上游VCSEL磊晶片需求火紅,IET-KY(4971,英特磊)透露,已有五至十個客戶找上IET,預估明年第2季也會開始出貨給中國的手機廠。
IET主管表示,英國IQE一開始就以MOCVD機臺來做VCSEL,而IET是以MBE機臺做長晶,所生產的VCSEL會比較均勻,因此IET在VCSEL這個領域也不會缺席,IET投入目前的二大應用,分別是人臉辨識,IET有機會打入美國和中國大陸的手機市場。
IET主管表示目前已配合客戶進度,預估明年第2季、第3季,會有客戶的手機推出;其次是砷化鎵面射型雷射VCSEL用于資料中心,IET會發展25G的相關產品。
IET-KY總經理高永中表示,IET-KY在砷化鎵光電市場有更多新的機會,IET現在在砷化鎵最大的專注就是VCSEL產品,例如:砷化鎵面射型雷射VCSEL用于資料中心與3D感測。IET已于2010年起開始進行面射型雷射14G與28G用于資料中心相關產品開發,目前技術已臻成熟,VCSEL不只是要看性能,它的良率和可靠度有非常具有挑戰的目標,這是現在與客戶努力的部份。
高永中強調,目前在美國和中國手機市場有很大的商機,且接下來在PC、車用和資通訊用途非常大,IET-KY有很好的VCSEL的技術,MBE的制程,雖然在成本上是劣勢,但在良率上卻有相當大的優勢。
高永中表示,IET也會發展將長波長的雷射,砷化鎵邊射型雷射用于生物電子傳感器等最新應用,有機會為公司開啟另一塊高技術門檻、高毛利的市場區塊。
對于VCSEL的應用,IET-KY有能力與新產能為主要供應商提供代工服務獲取更大營收。IET-KY所新建的70,000平方英尺廠房,預計于今年底前落成,到2018年底前,產能可以至少增加50%。
高永中強調,英特磊正值產業發展的趨勢上,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二家擁有MBE技術,包括英特磊和英國IQE,未來在5G的應用可望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