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國內的競爭中,形成了他們獨特而行之有效的經營銷售策略,而隨著將經驗“復制”到印度市場,這些中國廠家在印度也大獲成功。
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印度風靡
據報道,在2016年的10月至11月間,印度市場份額最大的5個智能手機品牌中有4個來自中國,分別是Vivo、小米、聯想和Oppo,它們在印度市場份額占比超過40%,比2015年14%的數據有了明顯增長。
美國思科公司表示,印度的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從2015年的8億達到2020年的9.9億,而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國內市場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已經嗅到了印度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
據報道,中國智能手機品牌之所以能夠在印度市場取得成功,其秘訣不僅在于幾十年的手機制造經驗,更是由于他們將國內成功的經營銷售策略在印度繼續發揚光大。
中印消費者消費習慣有相同之處
專家稱,中國企業在印度很有優勢,因為印度13億人的消費習慣與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有著相似之處:這兩個國家的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都很低。默認情況下,所有廠商都在價格和規格方面展開競爭,比如硬件、RAM和光學鏡頭,并且產品外觀設計還必須符合消費者的喜好,因為消費者關注產品的外觀和功能,但卻不愿意為此多支付費用,哪怕只是蘋果手機價格的一個零頭。
報道說,在這兩個人口眾多的亞洲市場中,中產階級越來越多,所以進行“客戶細分”是成功的關鍵,而中國企業掌握了針對目標客戶的銷售藝術。
英國“全球數據公司”消費者平臺和設備部門研究總監阿維?格林加特說,比如在中國,華為榮耀面向的是善于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所以其利用尖端科技生產的手機定價卻是中端的,低于15000盧比(約合人民幣1582.2元)。與之類似,為了吸引價格敏感型的印度消費者,中國品牌必須重點關注一些特性,例如通過提供可移動存儲設備來增加內存存儲媒體文件,以及設置多個SIM卡插槽,供用戶依據價格在不同網絡之間切換。
其他手機品牌如Vivo等,則正在致力于提供具有特殊功能的手機以滿足消費者特定的社交行為。
紐約大學商業分析中心主任艾寧德亞?高斯說:“Vivo專注于研發智能手機相機,這在自拍成癮的中國消費群體中是一個極大的賣點。”有的印度人也喜歡自拍,并著迷于功能高級的相機。金立、酷派和Oppo也都已經在印度市場推出了具有“專注于自拍”功能相機的手機。
此外,報道稱,更重要的是,中國品牌的手機具有多語言選擇優勢。在印度,中國品牌的手機支持多地區語言,這方面有時甚至超過了印度本土手機生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