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導,在美國和其他國家行動人士的壓力之下,蘋果發(fā)表了一份長達27頁的報告,詳細介紹其整個供應鏈工廠的工作條件,并公布156家供應商名單,占蘋果材料、制造及組裝支出的97%。蘋果供應鏈的廠商遍布亞洲,尤其是國內,上述報告也顯示,在國內做生意的希望與風險,已讓蘋果公司感到為難。
蘋果表示,在成都工廠爆炸事件以及上海另一家供應商工廠發(fā)生爆炸后,公司已經(jīng)對需要接觸可燃性粉塵的公司制定了新的要求。另外,上周五iPhone 4S在國內開賣,卻因為黃牛引發(fā)沖突,而暫時停止在國內的五家零售店銷售新款iPhone手機。
政府一向對此類擾亂事件持負面態(tài)度,蘋果的管理人員也在盡力控制事件的不利影響。蘋果首席執(zhí)行長Tim Cook表示,發(fā)生這種事很遺憾,將會吸取教訓,并在未來在某些方面做出改變;他同時表示,對于公司來說,安全問題最重要。
對蘋果來說,國內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去年秋天,蘋果表示,國內是成長最快的地區(qū),年銷售額約為130億美元;同樣,與國內日趨緊密的關系也對蘋果帶來一系列復雜的問題,蘋果一直面臨著西方和亞洲行動人士的指責,不斷對蘋果的亞洲供應商的工作條件提出投訴。
蘋果指出,供應商已經(jīng)在其指導下,停止了針對醫(yī)療狀況和是否懷孕進行的歧視性職務篩選,蘋果也指出,發(fā)現(xiàn)有112個工廠在儲存、移動和處理有毒化學物質方面有不當操作問題。蘋果表示,正在采取新的措施以便更好的監(jiān)測和改善工廠條件,包括加強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工廠的審計,以及擴大員工教育項目。
蘋果表示,該公司也將加入美國公平勞工協(xié)會(Fair Labor Association),同意外部機構對其供應商進行監(jiān)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