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華為及OPPO等手機品牌供應商通達集團昨日午前突然插水,最多跌19.4%,公司發出公告,稱不知悉有關股價變動之任何原因,但或會考慮進行回購。
有傳言指是因為華為和OPPO削減公司訂單,通達隨后緊急召開投資者會議,澄清并無此事,又稱華為今年訂單還有增長,并羅列出現正生產的華為和OPPO等主要手機型號以作證明。午后公司跌幅收窄,但收市仍跌9.51%,成交額9.46億元。
不過,昨日流傳最廣的說法,卻是此前瑞聲及科通芯城接連遭沽空機構狙擊,令市場猜測通達是否也被盯上,惟昨日暫未見有任何沽空機構發表報告。
通達股價早市突急瀉19%,低見2.12元,跌至逾三個月低位,惹來市場揣猜沽空機構再度施襲,此外,亦傳出通達客戶華為及OPPO兩大手機品牌,削減定單令集團市占率下跌,通達緊急召開投資者會議澄清傳聞不實,并強調最近與華為的訂單平穩,對華為的銷量或有增長,亦有就OPPO新產品進行磋商。
按銷量計,小米是今年最大客戶,整體業務亦正常,故不會調整全年預測。
此外,海通國際亦向通達財務總裁陳詩敏了解,她重申,今年手機金屬外殼出貨價及付運量穩定。
通達亦表示,會考慮進行場內回購股份,主要股東持股比例將維持于35%以上。
不過,有分析質疑,通達股價波動跟早前主席王亞南、副主席王亞華等主要股東高位配股套現,引致信貸違約有關。
王亞南指,集團有大量可換股債券(CB)及購股權仍未處理,有可能會對股價造成沽壓。
通達現正生產之主要手機型號包括華為Mate9、P10及G9、Nova、麥芒5、榮耀5C、Oppo
R9、R9s、A37、A51及A53、紅米3及4、紅米Note 3及Note 4以及小米Max。
稍早有媒體報導,傳聞通達的客戶華為及Oppo減少訂單,惟通達副總經理許慧敏回覆傳媒查詢時,否認有關傳聞。
公司首席財務官表示有關傳言不實。通達仍然穩定地獲得華為訂單,及向LG電子供應產品。至于Oppo方面,通達尚未向其R11機型供應產品,正在與Oppo洽商下季推出的新機型,料采用金屬框及玻璃外殼款式。
CFO重申,2017財年全年80mn金屬外殼的價格仍穩定,今日股價向下,可能是由于近期主要股東配售股份而引起市場負面情緒。但配股已是上星期發生的事,只是時間較巧合,這次配售由高盛負責,目的是為了增加市場流通量。這是公司17年來首次配股,比例僅6%左右,主席仍然持有大部份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