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8即將采用無線充電的消息,再次讓整個產業鏈躍躍欲試。
盡管在2007年WPC無線充電聯盟就已經開發了磁感應技術,三星、諾基亞、摩托、HTC等部分手機廠商也先后采用,但是受限于體驗性不好以及產業鏈難以形成規模等原因,十余年,無線充電發展緩慢,至今仍然在等風來。
不過,隨著近年來手機品牌廠商對于外觀近乎苛刻的要求,無孔手機趨勢已成必然;另外在電池續航痛點的持續刺激下,無線充電市場無限接近爆發階段。而在今年九月份,iPhone一旦采用無線充電,市場將徹底被引爆,而無線充電有望成為繼指紋識別之后,iPhone再次主導的一場產業革命。
“如今是有線充電的時代,3年內將會演進成有線無線并用,未來就會成為無線充電時代。”東吳電子行業分析師表示,從功能性來說,由于手機連接性更強,可以實現各終端間的無縫連接,如投影儀,顯示器等,手機代替筆記本將成為必然趨勢,但是手機替代筆記本工作電量問題需要解決,而無線充電可以完美解決手機終端在移動過程中的充電問題。“我們認為未來手機使用無線充電技術是必然趨勢。”
國產芯片抗衡國際巨頭
其實,無線充電屬于高壁壘行業。目前無線充電產業鏈涉及到的有無線充電芯片、模組方案設計、磁性材料線圈以及天線等企業,“除了蘋果之外,三星已經在規劃無線充電方案,但是和蘋果不同的是,蘋果無線充電方案將由自己完成,而三星則交給第三方方案公司。”據業內專家指出,無線充電產業很難由手機廠商單獨完成。但蘋果所使用的指紋識別、NFC模組都由自己設計,擁有完整封閉結構,使得蘋果完全有能力來做無線充電技術開發,而三星主要依靠供應商來給予技術支持。從國內的供應鏈來看,雖然有很多公司在積極開發無線充電技術,但是專門做無線充電技術的供應商還是比較少的。
從整體產業鏈分布來看,無線充電分為發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又可以分成芯片和模組兩個大部分。
據筆者了解,無線充電芯片包含了硬件、軟件以及協議等一些列無線充電所需的電源管理系統,但是由于壁壘較高,主要由國外巨頭掌握,例如美國的IDT、高通,以及國內一些布局較早的初創公司,如易沖無線。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初創公司,易沖無線在僅僅成立不到兩年時間就在業內嶄露頭角。其之所以能夠快速的切入到無線充電芯片領域,并和國際巨頭展開競爭,其原因在于,易沖無線的團隊核心成員曾在行業國際知名公司深耕多年,并參與制訂了中國無線充電標準,開發出全球首款廣泛適用于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無線充電系統,做到了無線充電標準的兼容、高效傳輸以及綠色環保。目前易沖無線產品包括無線充電芯片及在各種場景應用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產品具備多模方案,實現兼容WPC和AirFuel標準,目前已經與不少國內手機品牌廠商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
另外在無線充電模組部分,主要包含線圈、磁性材料以及石墨烯三大部分,三部分結合在一起組成厚度300微米以下無線充電模組,使其可以貼在終端后蓋中,這個模組跟IC芯片相配合就形成了接收方無線充電系統。系統通過IC芯片進行軟件、協議層面的信息交換,同時控制模組中電能的傳遞,國內企業的代表有信維通信等。
(以下為國內無線充電供應鏈相關企業)


目前無線充電有兩種主流標準,包括WPC和AirFuel。技術路線包括磁感應、磁共振、微波式等。三大技術路線分析
WPC聯盟是成立最早的標準組織,主要的參與者是三星、TI等等的大公司,還有一系列的產業聯盟,目前也是市場上最流行的標準。但是WPC標準最大的問題是其技術需要用戶將終端對準無線充電的基座,這也是WPC聯盟目前的技術壁壘。隨著蘋果正式加入WPC聯盟,勢必會給WPC標準帶來新的火花,以蘋果的影響力肯定會有更多企業加入WPC聯盟和熟知無線充電,同時蘋果也將有望參與到WPC最新標準的修訂和改進,這WPC聯盟而言意義重大。未來預計WPC聯盟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再加上技術上的改進,WPC聯盟的Qi標準將會成為未來無線充電的主流標準。
而由高通引導的AirFuel聯盟,在早期收購了PMA,再與其自家的A4WP合并。該聯盟使用的6.78MHz的無線充電技術,其追求的是2D、2.5D的自由無線充電體驗,在未來預計會提供高自由度高靈活度的充電體驗。但是目前技術還不成熟,主要難點在于傳統電力電子設備傳統都在3MHz以下進行工作。近兩年該技術還不會成熟應用。
另外一種微波式充電技術,目前參與方為一些單獨小公司在研究,比如美國Ubeam、Dialog。該技術可以實現在3D層面上的充滿自由度的無線充電體驗。該方式可以使用很多的技術實現,比如2.4GHz微波頻段,甚至使用聲波頻段。但是隨著充電功率增大,微波輻射也同時增大,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大小也是無線充電技術好壞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微波式技術在短期內還不會有成熟的技術方案。
東吳電子首席分析師王莉指出,無線充電市場面臨巨大增長空間。“目前來說,接收端模組價格在3-4美金左右,智能手機每年出貨20億部,按照第三方預測2020年無線充電將在手機中滲透率提升至50%來計算,無線充電手機接收端就會擁有30-40億美金的市場。”
而無線充電市場一旦爆發,所波及的就不僅僅是手機領域,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領域對于無線充電需求將會進一步看漲,而到了2020年,無線充電的整體規模將有望達到百億美金以上。
無線充電即將步入風口,國內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無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最為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產業,敢與國際巨頭爭奪技術話語權,這不僅標志著我國半導體行業的成熟,也是無線充電產業未來走向國際化的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