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在一系列投資的助推下,發展迅速,特別是TFT-LCD產業投資進入新高潮。同時,京東方、華星光電、和輝光電等面板企業在OLED上的投資也是非常搶眼。伴隨一連串顯示面板投資,中國產業鏈企業也加快布局,進一步完善了顯示產業鏈。我們特別匯總2016全年中國顯示產業鏈投資情況。
以下為具體內容:
東旭光電5億元設立控股子公司進軍偏光片產業
東旭光電2月17日公告,公司擬與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東友精細化學株式會社及拓米國際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旭友電子材料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81.5億日元,各方均以現金繳付,其中公司出資92.565億日元(約5億元),持股51%。
據悉,合資公司將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方式,采購、生產和加工(包括委托生產和加工)偏光片及在中國境內銷售,由此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使投資各方獲得滿意的經濟利益。
偏光片作為一種貼合在上下兩片液晶玻璃基板外面的光學膜,是液晶面板成像最關鍵的原材料之一,生產技術一直掌握在日韓等少數廠家手中,國內面板廠商長期以來均高度依賴進口。
公司表示,本次與住友化學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旨在利用雙方各自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基礎,既快速搶占國內大尺寸液晶面板企業需求巨大的偏光片市場,又有效填補國內偏光片原卷生產的空白。公司將有效地利用住友化學的先進技術和精細化管理,快速占領國內高端市場。偏光片產業將是公司繼液晶玻璃基板之后的又一核心支柱產業,與公司現有的液晶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蓋板玻璃、藍寶石等產業形成協同效應,使公司成為國內領先的平板顯示材料綜合供應商,進而提升公司綜合實力和行業地位。
京東方245億在成都建設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
2月29日,京東方科技集團總裁陳炎順與成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范毅在成都簽訂合作協議,在一期投資22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基礎上增加投資245億元,在成都建設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
據京東方A發布的公告顯示,該項目主要生產高端手機顯示及新興移動顯示等產品,雙方同意以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公司進行該生產線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平臺。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主要產品為AMOLED(柔性)中小尺寸面板,項目選址在成都**產業開發區。該項目投資245億元人民幣,規劃總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一期項目于2015年10月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投產。
成都項目將建設國內首條高世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有助于提升內地半導體顯示產業技術水平和抵御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爭取到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話語權。
彩虹擬定增募資230億建8.5代基板玻璃產線和8.6代液晶面板線
彩虹股份4月12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將對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進行重大調整,其中擬募集資金擬由原方案的不超過70億元大幅調整為不超過230億元,并相應調整發行底價及發行數量。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新方案,此次發行后公司控股權將發生變更,咸陽金控預計將持有公司26.82%的股份,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咸陽市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彩虹股份表示,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完成后,公司將擴大液晶基板玻璃業務的規模,并將開拓下游液晶顯示面板(TFT-LCD)業務,進一步整合優勢資源,提升公司在產業中的綜合競爭力。
東旭光電20億元偏光片項目落地無錫
4月26日,東旭光電宣布,由公司牽頭成立的偏光片合資公司與無錫**產業開發區(簡稱無錫高新區)正式達成合作協議。此舉意味著總投資20億元的東旭光電偏光片項目正式入駐江蘇無錫高新區。該項目的落地,對東旭光電的發展,乃至完善我國平板顯示產業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東旭光電偏光片項目的落地是東旭光電全產業鏈布局的關鍵一環,更是國家顯示產業安全的重要部分,大力發展偏光片產業,實現偏光片國產化,才能提高我國TFT-LCD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據了解,合資公司旨在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方式,在我國境內銷售所生產、采購、加工的偏光片,滿足市場對偏光片的需求。根據規劃,合資公司的經營規模以年產超過2000萬平方米的偏光片為目標,有效填補國內偏光片生產的市場缺口。
LG投4億美元建柔性顯示屏生產線
4月30日,據科技網站Phone Arena報道,經過了幾年的臥薪嘗膽,OLED屏幕現在終于成了業界追逐的新焦點。各種利好消息,比如OLED的量產價格低于傳統LCD和iPhone在2017年全面換裝該類屏幕更是讓屏幕產業的各家廠商都看到了新商機。眼下它們都大舉砸錢擴充自己在OLED屏幕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能。
作為傳統的iPhone屏幕供應商之一,LG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去年它們就在韓國龜尾市建設了自己的第四家OLED工廠。今年,該公司則直接投資4億美元來擴充自己柔性OLED屏幕的產能,并專門建設了一條OLED照明面板生產線。此外,除了穩固自己在OLED移動顯示市場的地位,LG還對電視業務加大了投資,不斷增強自家WRGBOLED電視的競爭力。
中國電子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在蓉開工
5月23日上午,四川省2016年度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集中開工暨中國電子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開工儀式在成都市雙流區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舉行。中國電子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計劃總投資280億元,項目建筑面積約90萬平方米,預計項目達產后產能為月投入75-100K張玻璃基板(2200mm×2500mm),年產值200億元以上。
阿格蕾雅擬建年產500千克OLED高純材料項目
5月24日,從順德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獲悉,廣東阿格蕾雅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正在進行“阿格蕾雅OLED新材料項目”備案前公示,這個項目順利投產后將年產OLED高純材料500千克,滿足年產OLED器件100萬片。
兩年前,在廣東阿格蕾雅順德生產基地一期落成典禮暨廣東省分子功能材料創新團隊中期報告會上,該公司表示一期的落成標志著阿格蕾雅已具備OLED材料設計—研發—小試—中試—器件評估—壽命測試全過程能力,并具備年產高純產品150千克生產能力;二期項目將會建成擁有40臺全球最先進純化設備、年產能達500千克的純化車間和全系列世界頂級合成設備的生產車間;而三期項目則會留作高純材料純化車間的備用地,以控制投入與需求的匹配,及時滿足國內下游廠商穩定、持久的供給需求。
合肥江豐液晶面板配套項目一期工程開工
6月28日上午,合肥江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大型液晶面板產業用濺射靶材及機臺部件生產項目一期工程在新站區舉行項目開工儀式。該項目一期總投資20713萬元,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按照計劃,該項目一期將于明年6月底正式投產,將建成批量生產大型液晶面板(LCD)G6.5、G8.5、G10.5代的靶材成品生產線和相關零部件維護及制造生產線。
合肥江豐大型液晶面板產業用濺射靶材及機臺部件生產項目的建設和投產,對母公司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發展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合肥是中國大平板液晶產業的生產重鎮,京東方等國內面板廠在合肥建有規模龐大的生產基地,江豐電子落戶合肥將極大地促進與京東方集團的合作,加快自身的發展。
華映耗資13億投2.5D和3D玻璃5.5代估年底量產
7月15日,華映轉投資保護玻璃廠科立視,5.5代熔爐開始裝機,預計年底量產。目前4.5代生產線已經滿載,隨第二條線量產,達到經濟規模,明年有望轉虧為盈。公司正在開發2.5D和3D玻璃,搶下一世代保護玻璃商機。
華映在大陸面板相關投資完整,大陸上市公司華映科技股價高達人民幣15.6元。華映科技下半年將完成人民幣100億元籌資案,其中13億元用于科立視,4億元用在華佳彩6代廠。
智能型手機、車用、工控等觸控面板都需要保護玻璃,未來保護玻璃的發展走向2.5D、甚至是3D玻璃。科立視也針對市場趨勢開發了2.5D、3D保護玻璃,以及抗菌玻璃,目前都已經送樣給客戶認證中。
聯創砸9.8億借勢京東方西進重慶建全貼合廠
8月30日,聯創電子發布了《關于投資設立重慶聯創電子有限公司暨建設年產8000萬片新型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產業化項目的公告》,再次揭開了新的產能競賽序幕。
重慶聯創項目總投資9.8億元,其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7億元,鋪底流動資金2.8億元,設備總投資4.46億元,利好聯創的相關設備供應商和有服務西部經驗的設備與材料供應商。
按照聯創的規劃,項目建設期從2016年9月開始,2019年2月建設完成。項目建成達產后,將新增年產8000萬片新型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的生產能力,形成年新增銷售收入65.6億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看好3D玻璃藍思舉債30億啃蘋果訂單
9月12日,藍思科技發布了《關于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方案的公告》。內容顯示,本次發行的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含30億元)。
藍思科技表示,通過多年來在防護玻璃領域的深耕和積累,藍思科技建立了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生產管理及規模優勢,并根據市場需求在2.5D玻璃、3D曲面玻璃、藍寶石、精密陶瓷等領域進行布局,掌握了成熟的生產技術。藍思科技未來將繼續緊跟市場需求,進一步加大2.5D玻璃、3D曲面玻璃的生產規模,鞏固在防護玻璃領域的領先地位。
華映科技84億募資主攻IGZO技術
2016年9月30日,公司完成定增,募集資金84億元投資莆田華佳彩第六代IGZOTFT-LCD面板項目。從投資規模看,華佳彩項目為此次定增重點,甚至肩負再造一個華映的重任。華佳彩項目采用的面板技術為金屬氧化物背板技術,與目前市場主要的a-Si、LTPS技術不同,這種技術更具競爭力。
從技術角度看,IGZO(氧化銦鎵鋅)同樣能夠做到高分辨率、窄邊框,但是IGZO比LTPS省電,且同樣能夠驅動OLED;從成本角度看,IGZO產線投資僅需LTPS投資的約70%(同等產能),同時IGZO因為制程光罩數量較LTPS少3~5道,良率較LTPS高;從產業未來角度看,IGZO更適合生產大尺寸產品,而LTPS受技術限制,目前最大僅為六代線。同時由于IGZO制程溫度低,能夠適用于柔性顯示屏(塑料基板要求制程溫度低)。
此外,福建電子信息投資以及莆田國投此次分別出資25億元參與定增,代表了政府方面對華映團隊及技術實力的認可,對華映選擇IGZO路線以及科立視先端技術和產品的認可。
固安云谷第6代AMOLED大規模生產線開工
10月21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計劃總投資近300億元的國內第6代AMOLED項目——固安云谷第6代AMOLED項目,在固安高新區正式開工。
固安第6代AMOLED生產線未來計劃總投資近300億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預計2018年投產。項目建成后,設計投片能力為3萬片/月,基板尺寸1500mm×1850mm,主要生產中小尺寸柔性AMOLED顯示器,可滿足近7000萬部智能手機屏幕需求。
465億京東方綿陽6代AMOLED項目簽約
10月28日晚,投資465億元的京東方綿陽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在綿陽簽約,這標志著四川省最大的單體工業投資項目之一正式落戶綿陽。
京東方綿陽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計劃2016年12月開工建設,2019年正式投產。這是京東方科技集團繼在成都投資建設AMOLED(柔性)生產線之后,設立的最新一條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設計產能為48K片玻璃基板/月,用于生產小尺寸高端手機顯示及新型移動顯示產品。
為iPhone 8訂單 鴻海砸2.7億美元主攻玻璃配件
11月11日,鴻海公告投資新計劃,大手筆砸下2.7億美元(約新臺幣86億元),加碼“蘭考裕展精密科技公司”,全力卡位玻璃制品與金屬配件研發生產。
市場盛傳,蘋果明年iPhone8將大改款,最大特色就是外觀改采玻璃機殼,取代目前的金屬機殼。雖然有謠傳蘋果玻璃機殼訂單由大陸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拿下,鴻海出局,但身為蘋果最親密合作伙伴,鴻海董事長郭臺銘顯然不可能輕易放過玻璃機殼龐大潛在商機。
華星光電11代線開工
華星光電第11代線正式開工11月30日,華星光電在深圳光明新區隆重舉行了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開工儀式。深圳華星光電G11代(3370*2940mm)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G11項目)總投資538億元,預計年均產值約300億元,設計產能為14萬片/月,用地面積103萬平方米,建設周期為2016年11月-2019年3月,預計2019年實現量產。該產線主要有以下三大特點:1)主要聚焦超大尺寸;2)具備量產4K/8K等超高清產品能力;3)順應時代趨勢,可生產OLEDTV產品。
華星光電11代線將著眼于生產65英寸以上的高畫質大尺寸液晶面板。G11項目一旦建成將成為全球最高世代,也是投資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線。該項目2016年11月開工、2018年1月主廠房封頂、2018年5月設備搬入、2018年12月點亮產品、2019年3月實現量產。
再投58億元 京東方10.5代線月產能飚至12萬片
2016年12月1日京東方對外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和客戶需求,合肥京東方擬通過自有資金投資58億元,對封頂的合肥京東方10.5代線追加部分工藝設備,在設計產能每月9萬片的玻璃基板投入的基礎上再擴充產能每月3萬片。擴產后合肥京東方這條10.5代的總產能將達到12萬片。
合肥京東方的10.5代線主要生產65英寸及以上產品,應對三五年后5G爆發起來的中國市場高清電視換機需求,目前這個市場的供貨主力為LGD和群創及被鴻海收編的夏普。
和輝光電投資272.78億元建二期6代AMOLED生產線
12月9日,總投資達272.78億元的和輝光電二期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9日在上海金山工業區啟動。和輝光電是上海市新型顯示產業龍頭企業,2012年10月由上海聯和投資、金山工業區共同出資成立,專注于中小尺寸新型顯示屏的生產。2014年,和輝光電在國內率先實現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屏批量生產。目前,和輝光電的生產線產能已達月產100萬片終端顯示器。
為加快形成更大的量產經濟規模效應,和輝光電此次啟動建設的二期6代新型顯示生產線項目,產品以1至15英寸的中小尺寸顯示屏及模組為主。計劃2016年12月動工,2018年11月廠房建設完成,2019年1月開始試生產。項目投產后,預計將年產1億片中小尺寸顯示屏,其中三分之一銷往海外,年銷售總額將達100億元人民幣。
惠科11代液晶面板項目落地昆明總投資400億
2016年底,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動下,昆明市人民政府、滇中新區與惠科集團經多輪商談和對接,昆明市、滇中新區與惠科電子(深圳)有限公司三方在昆明怡景園度假酒店舉行了簽約儀式,就惠科第11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及整機項目建設正式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惠科第11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項目擬在滇中新區投資400億元,其中:建設年產864萬片液晶面板生產基地,月產能達到9萬片,年產值預計可達到220億元;擬投資50億元,建設年產500-1000萬臺高端全智能電視整機生產線,以及自動綁定生產線、模組生產線、整機組裝線、精密五金、精密注塑、線材、包材車間,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00億元;引進玻璃生產企業落戶新區,為惠科配套提供玻璃基板;引入整機及注塑、泡沫、五金、紙箱等配套企業,最終形成TFT液晶面板全產業鏈,其TFT液晶面板100%自用。
JDI獲得6.37億美元援助用于OLED研發
12月21日,處境欠佳的日本顯示面板廠商JapanDisplay宣布,已獲得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簡稱“INCJ”)750億日元(約合6.37億美元)的現金注資。
Japan Display在一份聲明中稱,將向INCJ發行450億日元的可轉債。此外,Japan Display還將從INCJ獲得300億日元的后償貸款(subordinated loan,在優先級貸款被償還后才能得到償還的貸款)。
Japan Display表示,將利用這筆資金發展OLED屏幕技術。有報道稱,Japan Display最大客戶蘋果公司的下一代iPhone產品將轉向OLED屏幕。除了Japan Display,三星和夏普等競爭對手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發展OLED,從而贏得更多的iPhone和其他手機訂單。
JapanDisplay同時宣布,將通過轉股形式,將其所持有的日本OLED屏幕制造商JOLED的股份從15%提高到51%,即INCJ將其所持JOLED股份轉讓給JapanDisplay。JOLED目前正在研發一種新的OLED屏幕制造方法。
目前公司正在試圖降低對移動設備的依賴性,向汽車、虛擬現實(VR)設備、高端筆記本電腦,以及醫療和教育等領域轉移。
斥資610億 郭臺銘10.5代面板廠落腳廣州
2016年12月31日,鴻海集團投資的堺顯示器株式會社(Sakai Display Production,以下簡稱SDP)與廣州市政府共同宣布,雙方在廣州增城投資人民幣610億元,興建全世界最高良率與產能的10.5代顯示器生態產業園區,打造顯示器、智慧電視、電子白板生產工廠,并從事高端顯示技術產品研發。
SDP表示,新的10.5代產線還將導入氧化銦鎵鋅(IGZO)技術,預計2019年開始量產,生產大尺寸8K超高精細影像液晶面板,年產值高達人民幣920億元。
SDP擁有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8K技術的十代面板生產線,制造當前全球最大尺寸的面板。8K畫質就是解析度再提高,比現行FullHD電視解析度好約十六倍。SDP的合作伙伴夏普,長期研發獨步世界的面板技術。此次簽約的10.5代產線,結合SDP8K大尺寸面板、鴻海四十余年的制造經驗、夏普百年品牌工藝,三方共同開發設計的產品,將能契合超高清細影像市場需求,同時將協助開發內容與影像基礎設施,打造廣州8K生態圈榮景。SDP認為,8K超高精細影像液晶顯示幕,將會給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娛樂、醫療、社交、教育、安全等領域帶來一場影像資料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