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南方的天氣濕潤燥熱,手機市場卻是冰火兩重天:北京品牌的代表小米、聯想,遭遇挫折,大有提前進入秋天之勢;深圳品牌的代表華為、OPPO似南方的天氣一樣:沒有冬天。
如今,華為和OPPO、vivo之間的角力也逐漸升級,爭奪國內中高端市場的份額。
9月1日,華為在德國IFA展上發布輕旗艦“Nova”。新品牌Nova的定位是女性手機,搭載海思960八核處理器,4GB內存,相機為前置800萬+后置1600萬組合,電池超過3500mAh,續航時間非常可觀。
“我們的輕旗艦是從2000元的檔位上和友商競爭,但是性價比比他們更高,與他們參與市場的瓜分,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策略。”在今年7月份披露半年報之際,華為終端業務CEO余承東就已經放出風聲。
顯而易見,華為在高端商務機之外,正在嘗試類似于OPPO、vivo,價格和配置都位于中端的時尚品牌。
補足中檔價位
廣州海珠區的蘇寧易購商場內,一名銷售人員向記者發出感慨,“前年店內最好的柜臺展示的是三星的產品,去年全部更換為華為,今年變成了OPPO、vivo,手機市場變換得太快。”
2015年以來華為強勢崛起,2016年老牌的OPPO、vivo異軍突起。根據IDC最新公布的數據,第二季度華為市場占有率為17.2%,位列國內第一,OPPO和vivo分別以16.2%和13.2%的份額緊隨其后。
在國內市場上,余承東的規劃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市場份額超過30%。此次定位2000-3000元的Nova,也是看中OPPO、vivo的受眾空間。
華為手機在中高端的突破有目共睹,據GFK等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500-600美元(約3672.25-4406.70元人民幣)價位段華為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為25.7%,去年同期占比為15%;在300-400美元(約2003.16-2670.88元人民幣)占比16.3%。
但是,中國手機市場的出貨仍是以中低端為主,“我們市場份額有望超過30%、40%,只有高端產品是不夠的,因為整個高端市場份額還不到30%,所以需要一個組合。中低端會做一個補充,兩個品牌會相互補。”余承東在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道。
IDC中國的研究經理金迪告訴記者,“在3000-4000元的價位,華為在國內市場上有較大優勢,2000-3000元的價位,OPPO、華為、vivo三家平分秋色。”
為了補足2000元的價位段,Nova瞄準了女性用戶。無論是華為還是榮耀,最新發布的產品都主打外觀、拍照功能,代言人隊伍中也加入了吳亦凡等新生代偶像。Nova外,榮耀8和麥芒5的定價也都在2000元左右。
在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看來,“華為品牌的手機客觀來說,從顏色、設計等方面來看偏商用,但是今年明顯想吸引女性、時尚消費者。每個手機廠商都有不同文化,對于華為來說也是一個嘗試。設計外觀做到了,在手機體驗上能否跟上則和內在的傳統和積累有關系。”
而除了產品本身,還需要看廣告、渠道、代言人等全方位的營銷,如何將這一訊息有效地到達潛在消費者,也是新一輪的挑戰。
對標“藍綠”勁敵
面對擁有強大線下資源的OPPO和vivo,華為最需要補足的功課便是線下渠道。今年三四線城市的強勁增長為OPPO、vivo帶來了更多增量,然而在小城鎮,華為并沒有優勢。
“但是就目前來看,Nova品牌和OPPO、vivo直接PK的市場空間并沒有那么大。”老杳表示,“因為在線下渠道中,OPPO在三至六線城市,以及鄉鎮都有很多布局,而華為在一二線城市更多。”簡而言之,雖然產品類型相似,但是現在兩者仍在不同戰場。
當然,為了拓展份額,華為已經在實施“千縣計劃”,進行渠道下沉。但是一個縣一個點的速度,仍和OPPO旗下20萬個線下門店有較大差距。OPPO、vivo的夫妻店深入各縣市。
具體來看,OPPO采用省代理連接經銷商的模式,大多數省份設立一位獨家代理,重點省份會有多個總代理。然后由省代理在當地召集經銷商,進行系統性管理。在省代的選擇上,OPPO也十分謹慎。
金迪告訴記者,華為在開拓四五線的市場時,主要和第三方專業做渠道的代理商合作。在一二線城市更多的是開體驗店,做生態,這類似于蘋果。線下渠道并非一蹴而就,也會經歷階段性的困難。
在海珠區的手機賣場連鎖店中,記者看到華為公司派出的銷售代表在店內協助銷售。記者了解到,其中一家名為龍粵通信的連鎖店,其店面上百萬的租金由華為支付。而在線下進駐一家商場,資金投入巨大,除了租金外,可能還需要進場費、轉讓費等費用。渠道下沉雖難,但OPPO、vivo欲進入一二線城市也非易事。
雖然華為渠道仍未鋪開,在金迪看來,新旗艦的嘗試在下半年有機會搶奪OPPO、vivo的份額。一方面,性能上外觀上的變化或將吸引女性用戶,下半年節日、促銷增多也會增加需求; 另一方面消費者安卓手機換機周期已縮短至1.5年,換機市場仍有空間。但是作為新的嘗試,仍需要市場數據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