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砍價力道從筆記本與智能型手機,擴及服務器。業界傳出,蘋果正擴大旗下數據中心(Data Center)的服務器供應商,借此增加手中的價格談判籌碼,包括提高英業達的供貨比重,并首度納入大陸服務器廠浪潮(Inspur),原蘋果服務器供應商廣達供貨比重,因此降低。
蘋果獲利降低,從供應商擠出獲利的力道增強,關鍵零組件廠金屬機殼感受最深;可成為iPhone及MacBook的機殼重要供應商,第2季可成毛利率創近22季以來新低,跌破40%大關至36.1%,可成解釋,毛利率表現與新舊機種交接、客戶要求共體時艱調降產品價格相關。
業界指出,品牌客戶砍價每年每季都在發生,然近期蘋果對供應商的施壓力道超過以往,過去蘋果產品強調技術創新,對供應商的要求,偏向技術與良率提升,最近對產品價格敏感度大幅提升,或透過調整、新增供應鏈方式對供應商施壓。
近期服務器業界傳出,蘋果重新調整服務器供應鏈,包括提高服務器系統整合商ZT的出貨比重,也連帶拉升ZT合作廠商英業達的出貨量,英業達日前透露,上半年數據中心服務器出貨高達2成,據了解除大陸的BAT訂單外,蘋果也是主要助力。
另一項引起服務器產業關注的是,蘋果首度納入陸廠浪潮為供應鏈。浪潮為大陸服務器出貨第一大廠商,在大陸網路服務市場服務器的市占率高達60%以上,隨大陸市場滲透率接近臨界點,浪潮正積極邁向海外市場,蘋果將是重要灘頭堡,成為浪潮展現技術能量的最佳案例。
業界分析,蘋果即使擁有龐大的iTunes服務客層,然與Google、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及Facebook等前四大網路服務業者相較,數據中心規模仍然偏小,也導致蘋果與服務器等供應商的談判籌碼相對較弱。
蘋果透過納入新的供應商,以及調整供應商的供貨比重,將可拿到更好的價格,以降低成本。而蘋果調整服務器供應商,勢必壓縮原本包括廣達等供應商的供貨量。
然業界指出,廣達重點已非數據中心,而是如何攻入企業私有云,與惠與科技(HPE)、戴爾(Dell)等品牌廠正面對決,畢竟隨著數據中心服務器的供應商增加,價格競爭難免,廣達要突破紅海包圍,必須在企業市場有所斬獲。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指出,數據中心服務器競爭白熱化,也能帶給廣達成長刺激,有競爭才有進步,過去廣達在NB也有很多競爭者,這么多年還是第一名,服務器領域也同樣領先對手,廣達不論在engineer或供應鏈布局都很完整,有信心持續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