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模切廠的物料管理問題大得很,清查出來大量的呆料、廢料。這些物料買進來都是花大價錢,有的沒有用完,有的沒有用上。就沉積下來了,成了呆料、廢料,浪費驚人、觸目驚心!最后公司虧損了,不知道怎么虧損的!管理太重要了!所以無論是項目,還是團隊人員,必須進行績效考核、成本核算!通過成本核算、績效考核,發現問題。
下面是轉載的關于庫存管理與考核的一個案例。
庫存商品
公司前一段時間搬家,門市的庫房里清出不少庫存商品,有的商品已經積壓了將近十年。看著不少還未拆封的積壓商品被做二手生意的同行以五十,一百的價格一件件收走,我真的很心疼啊,當初進貨時,每樣東西都花了三五千元。想想只能怪自己,前些年對庫存商品重視不夠,在商品開始積壓或銷路不暢時舍不得盡快降價拋售,這樣看似省了小錢實際賠了大錢。
當今市場環境,商品更新換代極快,一種商品從上市暢銷到退市有可能就兩三個月的時間,電子產品經常在半年的時間內價格降一半,所以只有根據自己行業的實際情況,對產品在不同銷售周期靈活定以不同銷售價格才能保證貨物流通速度,盡量壓縮不良庫存,減少銷售風險。
同行中有家企業分銷做得特別好,他們是這樣定價的:
新品上市,根據市場行情定一個合理銷售價格,保證足夠銷售利潤。
對于庫齡超過90天的商品,自動降價按進貨成本價進行拋售。
如仍未銷售出去,則庫齡每增加30天,成本自動核減10%直到售完為止。
由于有了上述硬性規定,該公司幾乎沒有不良庫存,而且各部門經理進貨時都十分小心,仔細核算控制好數量,因為庫存商品核減的成本都要從責任部門的當月利潤中扣除,直接影響到該部門所有人的工資獎金收入,所以沒有人敢忽視不良庫存問題,這也從根本上避免了進貨后銷售利潤算業務員和銷售部的,產品積壓賠錢算公司的計算方法所帶來的盲目進貨問題。
借鑒了同行經驗,利用單位現有的財務軟件,我公司也制定了相應的庫存商品銷售政策,這兩年幾乎消滅了不良庫存。希望以后不要每當別人問我公司這些年掙了多少錢時我就指著一庫房積壓商品說:喏,這些就是公司這些年的全部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