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結束的東莞加工貿易博覽會(下簡稱加博會)上著力推出的智能手機展區,有200多家智能手機相關企業參展,格外引人注意。南都記者在展會現場走訪中向企業了解到,目前,東莞智能手機零部件企業許多還是以代工為主,獲得的利潤點較低,有企業反映他們生產一個移動電池,只賺2毛錢;一百多元的耳機出廠價僅20元。代工和自主品牌兩條腿走路,也是他們正在摸索的道路。
自稱生產充電寶一個賺2毛
位于大朗的東莞市安德豐電池有限公司,7年前他們從深圳轉移到大朗。作為手機產業鏈上的零部件企業,他們也給一些品牌做代工手機電池。比如,全國手機出口量位居前列的某品牌就是他們的重要客戶。此外,這兩年,安德豐也開始自創品牌,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旗下移動電源自主品牌目前主要是通過網絡渠道銷售。在本屆加博會上,也有一些手機經銷商找到他們,希望接下來能洽談代理事宜。
據負責現場工作的電池三部總經理母飛介紹,以他們代工的一款移動電源為例,他給記者列了一筆賬:機芯8元、鋁合金外殼3元、保護板4.5元、散料1.8元、人工費1.5元、稅費1.8元。“成本是20.6元,給品牌商的價格是20.8元,也就是說一個產品賺2毛錢。
而另外一家同樣是做電池的企業主李先生告訴記者,“利潤低”在東莞的手機工廠是非常普遍的情況。很多工廠做5個產品,往往是有3個產品是不掙錢的,甚至虧本的,其他一兩個產品賺錢。虧本為什么要做呢?“因為,往往品牌商需要的量大,代工廠今年不掙錢,就希望下一年掙夠賺回來。在生產的過程中,工廠再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等各方面,去降低自己生產的成本,一點點擠出多點的利潤。”
廠商:一百多元的耳機出廠價僅20元
“也有國內的手機大品牌商去年做的很好,但今年市場下滑很厲害,配套零部件工廠也隨著下滑。同時,他們也把價格不斷壓低,我們怎么算都沒錢賺,所以今年我們干脆不跟他們合作了。”
“沒有自己的品牌很難賺錢的。”李先生說,工廠只是賺取品牌廠商的加工費,這個很廉價的。”例如一個為某國際著名手機品牌手機代工耳機的工廠,他們的出貨價格也只有20多塊錢,市場上都賣到一百多元。”
“主要是現在市場競爭太激烈,有點產能過剩。”據母飛分析“自主品牌的產品利潤點會相對高幾個點,現在很多工廠都有意識到而且也確實在朝這個方向在做,一邊代工,一邊做自主品牌。但自主品牌也很難做,工廠在這方面的經驗和資源都比較少。只能慢慢摸索。”
建議政府把手機零部件龍頭企業招引進來
在自主品牌方面,東莞石龍的富華電子有限公司要相對有經驗一點。前幾年,他們就推出了自主品牌。在今年的加博會上,他們主打推出一款可以在全球通用的充電電源。也吸引了中域電訊等國內較大的流通商的關注,他們也希望可以在展會上找到專業的代理商,去開拓他們的國內市場。富華電子也是行業里的佼佼者,現在他們也是代工和自主品牌兩條腿走路。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的經驗是“首先是企業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樣就可以跨過門檻,跟優秀的品牌商合作,或者還可以做自主品牌,都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利潤。如果是企業自身沒有核心技術,你能做的別人都能做,那只能掙點加工費了。“
他說,目前東莞普遍的手機零部件生產廠家的核心技術不是非常突出,但這方面也是逐年在不斷提高,集聚,很多企業的轉移和帶動,也會帶來更多優秀的配套企業生產廠家。目前,東莞是也不乏很多做得好的企業。
母飛建議說,現在東莞在打造智能手機產業基地,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的時候,除了把品牌手機企業招進來,還可以著力把手機零部件的龍頭企業也招引進來,這樣對整個產業的帶動和提升效應會比較大。
在加博會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加博會執行秘書長陳仲球表示“這次的智能手機展,引來政府高層的重視,派了很多考察團和調研組前來考察調研,相信,這也將為接下來政府層面出臺扶持智能手機產業發展的政策有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