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透露,蘋果現在的策略是扶植大陸相關供應鏈,iPhone 6s/6s Plus將擴大采用大陸電池與天線等零組件,臺灣業者若無法持續升級技術、降低成本,恐面臨被“大陸供應鏈”取代的命運。
目前看來,鏡頭廠大立光,組裝廠鴻海與和碩,因為具有技術與成本優勢,大陸業者仍難取代。此外,現階段極為缺貨的功率放大器相關廠商,包括宏捷科等,短期也可望持續享有高利潤。
蘋果執行長庫克上任以來,已七度訪問大陸,臺灣蘋果供應鏈透露,庫克是靠管理供應鏈起家,蘋果內部的策略就是要逐步扶植大陸的零組件廠,同時擴大大陸市場市占。
最新消息是,大陸電池廠欣旺達從iPhone 6 Plus開始切入蘋果供應鏈之后,在6s系列新機將拿到更多訂單;iPhone手機的天線,過去以Tyco、Molex、安菲諾為主要供應廠,外傳6s系列將新增中國業者信維。
據了解,蘋果從iPhone 4s起,每次推出新機,就會新納入大陸零組件廠,從最早的連接線廠立訊打入供應鏈之后,臺灣萬旭和連展就從蘋果供應鏈除名。
零組件廠少了蘋果訂單加持,業績與股價都會受到重擊。以萬旭為例,曾經為蘋果大幅擴產,股價上漲至90元以上,如今低于7元。
這一年來,臺灣手機組件產業逐漸吃不到蘋果的訂單,最顯著的是電聲產品。大陸歌爾聲學、瑞聲科技崛起,打入蘋果供應鏈,取代臺灣美律的角色,美律基本面因而走弱,值得其他蘋果供應鏈引以為鑒。
歌爾聲學去年營收人民幣126.98億元,稅后純益人民幣16.8億元;瑞聲也大賺人民幣23.1億元。反觀美律獲利卻從3.97億元驟降到6,513萬元,業績使不上力,也讓美律股價從高點腰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