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消息,據(jù)臺媒工商時報報道,iPhone 15系列將于9月中問世,有日系法人預估,首批生產(chǎn)量將下修到7,300萬支,全年全系列產(chǎn)量也從2.27億支降到2.17億支。由于2022年底鄭州廠封閉,導致富士康iPhone 14出貨受阻后,蘋果不僅將訂單分給和碩,更積極扶持陸廠立訊成為第二大組裝廠,預估iPhone 15有28%的比例由立訊出貨。
iPhone 14在2022年秋天上市時,預估首批產(chǎn)量9,000萬支,今年全球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市場萎縮,加上通膨壓力,民眾延長智能手機使用周期,分析師紛紛下修iPhone 15首批出貨量預估。
先前有陸系券商預估,iPhone 15首批出貨量從8,300萬支下修到7,700萬支,近日日本瑞穗銀行預測更低,從8,400萬支下修到7,300萬支,減逾1,000萬支,全年iPhone產(chǎn)量也從2.27億支調(diào)降到2.17億支,市場氣氛保守。
與此同時,立訊在蘋果扶持下,快速成為可能與富士康匹敵的組裝廠。iPhone 14因富士康鄭州廠封閉式管理,出現(xiàn)供應不穩(wěn)、員工逃跑等問題,蘋果立即將400萬支iPhone 14訂單轉(zhuǎn)給和碩,并把眼光放到立訊身上,不只在中國大陸,也把立訊帶到印度。
在iPhone 15系列上,預估富士康仍將是最大組裝廠,法人預估58%的產(chǎn)量由富士康負責,但立訊將拿下低階二款手機,以及最高階手機一部分組裝單,一躍成為iPhone 15第二大組裝廠,占比例達到28%。另外和碩占比大約13%,是第三大組裝廠。
盡管蘋果在地緣政治因素下,要把部分產(chǎn)線移到印度,但立訊快速成長為蘋果供應鏈要角,除了iPhone 15組裝,今年蘋果重量級新產(chǎn)品Vision Pro就全部由立訊組裝,立訊還拿下Apple Watch 40%的出貨量,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表外包制造商。
外媒指出,2022年11月鴻海鄭州廠事件后,蘋果為分散風險將iPhone 14 Pro Max部分訂單轉(zhuǎn)移到立訊,且立訊的iPhone 14 Pro Max生產(chǎn)良率改善時程優(yōu)于預期,進一步取得2024年iPhone 16 Pro Max組裝NPI(新產(chǎn)品導入),意味Apple認為立訊研發(fā)與生產(chǎn)能力達一線供應商水準,未來可望進一步分食鴻海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