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igiTimes報道,供應鏈消息稱,蘋果已經完成了生產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頭顯的前期關鍵步驟——第二階段的工程驗證測試(EVT2),以確保原型設備符合蘋果的設計目標和規格,預計相關產品將在2022年底前亮相。其中首款AR頭戴式裝置預計將在Q3量產,可望在年底前上市。
不過,該裝置重量較重且價格偏高,面對的是B端專業市場需求,而非C端消費市場。
進行到EVT2環節,意味著蘋果的AR/VR設備步入了初期試產階段。
蘋果在新品量產前,會有一個被稱之為“新產品導入”(NPI)的試產階段,即蘋果向供應商、代工廠等介紹今年的新品計劃并先發出試產訂單,后者據此購置原材料、劃撥產線備產。
EVT指工程(樣品)驗證測試(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在NPI階段里“打頭陣”。該環節一般需要研發人員做出快速成型件,可謂產品從研發邁向生產的第一步。
不過,初期試產階段甚至沒有完整的物料表,很多步驟需要手工完成。這個時候的成型件也非常粗糙,甚至沒有外殼,只是一塊電路板,也不需要驗證整機的功能,重點在考慮設計的可行性,并檢查是否有任何規格被遺漏。
緊隨EVT的,是DVT(設計驗證階段)和PVT(生產驗證階段)。在DVT階段,產品才算基本定型,DVT階段有可能進行試賣。
要想AR/VR設備實現量產,蘋果需要走完上述所有試產環節。
與DigiTimes的樂觀時間表相比,其他媒體的預計顯得更為謹慎。據彭博社此前報道,蘋果的AR/VR設備或許難在今年現身。彭博社和The Information的初步報告稱,相關設備可能會在 2023 年出現。
盡管發布時間撲朔迷離,人們仍對蘋果AR/VR/MR設備的各種傳聞抱有極大的熱情,其硬件配置始終是大家的關注熱點。
此前有消息稱,蘋果將于2022年推出的AR頭顯將配備15個光學模塊、兩個主處理器、三個顯示器(兩個微型4K OLED顯示器+一個AMOLED面板),具備Wi-Fi6E連接、眼球追蹤、透視AR模式、物體追蹤、手勢控制等功能。該設備的確切價位尚不清楚,但一些報道顯示,它的定價可能在3000美元左右(接近人民幣2萬元)。
另外,傳聞蘋果在頭顯的操作系統上內置了realityOS用做操作系統,蘋果在AppStore最近上傳的日志和蘋果的公開源代碼中,均提及了該操作系統,從側面證實了該操作系統確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