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中國科技部下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正在重新燃起對iPhone的興趣。
這是彭博社根據中國政府對整體和安卓設備發貨量的數據計算得出的結論,在剛剛過去的9月份和10月份,蘋果總共在中國賣出1000萬部iPhone。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此前公布數據稱,自從最新產品秋季發布后,iPhone的發貨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了6%。
這證實了人們的預期,即蘋果iPhone 11的銷售勢頭將比其迭代前的產品更強勁,尤其是在一個對蘋果利潤重要性僅次于美國的市場更是如此。
蘋果最近在中國陷入了困境,在華為和小米等本土對手的競爭下,該公司市場份額不斷削減。華為和小米提供了更誘人的價格、更好的規格和越來越高端的設計。在iPhone 11發布之前,蘋果在全球市場份額也輸給了三星電子和華為。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新的定價、月度支付計劃以及折價優惠幫助iPhone在中國有了復興表現。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分析師Nicole Peng表示:“由于零售價下降,中國消費者購買iPhone 11系列手機的熱情似乎比去年更高。我們看到老機型的發貨量下降了,但最新款機型的發貨量卻很強勁。”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過去兩個月里,中國智能手機總出貨量下降了5%,降至6930萬部。蘋果在提高iPhone 11和iPhone 11 Pro的電池續航時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同時將起價下調了50美元。
在攝像頭領域多年停滯不前之后,蘋果今年對iPhone的圖像質量進行了大幅改進,趕上了行業領頭羊谷歌和華為。這種方法獲得了壓倒性的正面評價。然而,在中國,蘋果仍然面臨著與華為和小米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
除了新設備的銷售,蘋果面臨的另一個主要挑戰將是提供更多利潤豐厚的訂閱服務。隨著蘋果轉向更加依賴經常性收費的業務模式——如iTunes Music、Apple TV+和Apple Arcade,其在中國推廣這些業務正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