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代工巨頭富士康集團(鴻海)正在押注中美兩國制造業。在預計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設工廠后,日前,富士康正式與昆山市政府簽訂總投資達人民幣250億元的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富士康提出在昆山投資包括新能源電池研發中心及產業基地在內的“一攬子”投資計劃。
富士康早在1990年就到昆山投資設廠,是第一批到昆山發展的臺資企業,24年來累計投資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并為昆山引進近萬家配套廠。富士康昨天提出下一階段在昆山的投資計劃,等于是過去累計投資規模的兩倍有余。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內容,富士康計劃總投資金額達人民幣250億元,首期投資人民幣80億元。這項重大投資受到蘇州及昆山的高度重視,包括蘇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亞平、江蘇省臺辦主任楊峰、蘇州市政府秘書長楊知評等人均出席當日協議簽署儀式。
代表富士康與昆山市政府簽約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副總裁、鴻勝科技董事長盧松青表示,為響應大陸官方提出的產業轉型升級政策,富士康承諾將在昆山展開一系列投資計劃,包含:光通訊連接模塊/高速連接器、新能源汽車充電/新能源電池、樺漢科技、富曜精密、智慧物聯科技新城、KS-FIT雙創/研發中心等項目。
盧松青說,這些投資計劃是要為富士康在昆山的下一個“100億”而努力,希望透過這些項目的簽訂與實施,拓寬富士康與昆山的合作領域,深化彼此戰略合作的緊密度,在推進和加快富士康向科技商貿轉型的同時,也能對昆山轉型升級、城市綜合實力提升助一臂之力。
昆山市委書記姚林榮透露,去年他率團前往深圳拜會郭臺銘時,郭臺銘就非常關注昆山的轉型發展,并在富士康所有中層以上干部面前公開表示,富士康在長三角的轉型將從昆山開始。
“臺資高地”的新篇章
提起昆山,外界都知道它是“臺資集聚高地”。從1990年第一家臺資企業落戶以來,臺資企業已經成為昆山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昆山累計批準臺資企業4770家,投資總額572.3億美元,占大陸的九分之一、江蘇的四分之一。其中,臺灣名列前100名的制造業企業中已有70多家在昆山投資。
目前,臺資企業正積極謀求轉型升級,投資開始側重于新興產業和高科技領域。
龍頭企業如富士康開始推動產業鏈由初級加工制造向研發設計、自創品牌、電商貿易等領域延伸,實現從“制造富士康”向“科技富士康”的轉型。
已入駐昆山的龍騰光電、研華科技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入強度大、產出效益好的臺資項目也正加快布局。在昆山的光電、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聚區的核心企業,也基本以臺灣的企業和技術、管理團隊為主。
與此同時,昆山也全力支持臺企突破關鍵技術、創建自主品牌。昆山市委市政府表示,目前全市擁有臺資**企業219家,1156個產品通過**產品認定,申請專利5.7萬件,超過500家臺企擁有自主品牌。
昆山還同時加強對臺總部招商,神達、南寶、榮成等多家臺企已在昆山新設總部,功能性投資機構、采購中心、銷售中心、區域總部等各類臺企總部已超50家。此外,還大力發展臺企“上市板塊”,目前累計昆山已有15家臺企上市掛牌。
昆山相關部門人士稱,昆山正進一步做深做實昆臺合作大文章,大力實施“臺企生根”戰略,鞏固提升臺資經濟在昆山發展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