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觸摸屏作為一種簡單、便捷的人機交互方式,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如手機、平板電腦上。在觸摸屏制作過程中,需進行雙面膠貼合工藝,以將觸摸屏貼合到手機殼體上。現有的雙面膠貼合工藝中,采用與觸摸屏外形一致的定位槽,將雙面膠放置在定位槽上,根據定位槽的限位實現對雙面膠的精度控制,貼合精度較差,一般為± 0.2mm。由于觸摸屏和手機外殼貼合需保證密閉性,雙面膠貼合需保證平整度,因此,在雙面貼合工藝后,需進行保壓工藝,以保障雙面膠貼合的平整度,提高成品的良率。
現有觸摸屏制作工藝中,雙面膠貼合和保壓一般分兩個作業工站,每一作業工站人機配比為1:1,即一個作業工站一個作業人員,生產排線占用空間大,作業效率低,且資源、人工成本高。
本方法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觸摸屏制作工藝中,雙面膠貼合精度較差,且雙面膠貼合和保壓分別進行導致作業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觸摸屏雙面膠貼合保壓治具及雙面膠。
圖1是本方法一實施例中觸摸屏雙面膠貼合保壓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方法一實施例中雙面膠的示意圖。
圖中:10、貼合保壓治具;11、底座;12、定位槽;13、定位柱;14、保壓組件;141、限位件;142、壓頭;143、運動單元;144、保壓控制單元;20、雙面膠;21、粘接層;22、第一離型膜層;221、定位孔;23、第二離型膜層。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實施例中的觸摸屏雙面膠貼合保壓治具10。該觸摸屏雙面膠貼合保壓治具10包括底座11、設置在底座11上的定位槽12、設置在定位槽12四周的用于固定雙面膠20的若干定位柱13、以及設置在定位槽12上方的用于進行保壓操作的保壓組件14。具體地,定位槽12呈矩形設置,與觸摸屏的形狀大小相匹配,在進行雙面膠20貼合、保壓工序中,將觸摸屏放置在定位槽12內。
本實施例中,若干定位柱13設有三個,在定位槽12周圍呈三角形布置。可以理解地,三個定位柱13不在同一直線上,使其呈三角形布置,可界定出一平面;相應地,雙面膠20上設有與定位柱13配合的定位孔221,使得雙面膠20放置位置更準確,以提高雙面膠20的貼合精度。圖1中,定位柱13設置在靠近矩形的定位槽12的兩短邊位置,可以理解地,定位柱13還可以設置在矩形的定位槽12的兩長邊位置。
保壓組件14包括與定位柱13配合的限位件141、壓頭142、用于控制壓頭142上下往復運動的運動單元143、以及用于控制壓頭142工作的保壓控制單元144,限位件141上設有與定位柱13形狀大小相匹配的凹槽(圖中未示出)。在進行保壓工序時,通過運動單元143控制壓頭142向下運動至雙面膠20位置,定位柱13進入限位件141上的凹槽內,通過保壓控制單元144控制壓頭142壓向雙面膠20的壓力及時間,以完成保壓工序,提高雙面膠20貼合的穩定性。
圖2示出本實施例中的應用于觸摸屏雙面膠貼合保壓治具10中的雙面膠20,雙面膠20包括若干與定位柱13配合的定位孔221,在進行貼合工序時,將雙面膠20上的定位孔221放入貼合保壓治具1上的定位柱13上,然后進彳丁貼合,可有效提尚貼合精度,進彳丁提尚成品良率。相應地,定位孔221也設有三個,呈三角形布置,其形狀、大小、位置均與定位柱13相匹配。
本實施例中,雙面膠20包括粘接層21、設置在粘接層21兩邊的第一離型膜層22和第二離型膜層23,第一離型膜層22的形狀尺寸比第二離型膜支的形狀尺寸大,定位孔221設置在第一離型膜層22上而不在第二離型膜層23。
在進行貼合保壓工序時,可先將觸摸屏放置在定位槽12內,除去雙面膠20的第二離型膜層23,將其粘接層21面向觸摸屏放置,利用第一離型膜層22上的定位孔221與貼合保壓治具10上的定位柱13相配合,將粘接層21貼在觸摸屏上;然后通過保壓組件14進行保壓處理,以提高雙面膠20與觸摸屏的粘接力,即完成將雙面膠貼合到觸摸屏的貼合保壓工序。
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觸摸屏雙面膠貼合保壓治具10,可將雙面膠20貼合、保壓兩個工序整個到一個作業工站進行,有利于節省生產排線空間,可減少作業人員以節省人工成本,且可有效提高作業效率。